《史记》第一篇是《五帝本纪》,讲了三皇五帝的脉络。

从轩辕黄帝开始,一代一代下来,会发现其实大家都是一家人。老话说500年前是一家不一定准确,但是5千年前是一家是没问题的。
黄帝生子25人,14人得姓,我们的姓氏也就大多都是从这些人里面得来的。
我们熟知的尧、舜、禹,是最早的三代领袖。其中尧和禹是一代人,都是黄帝后第五世的子孙,而舜的辈分却要小的多。
尧和禹的曾祖父分别是玄嚣和昌意,他们两个是亲兄弟,而舜是高阳帝之后好多代的人。
屈原就曾说自己是高阳帝的子孙,“帝高阳之苗裔”。因而楚国这些贵族很有可能就是舜的后代。
虽然五千年前是一家,但是尧舜禹的禅让并没有按照亲戚关系,而是看谁更贤。换句话说,看中的是能力。
联想到《三国》里,刘备刚出道时就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直到遇到了献帝才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叔。
而同时代姓刘的太多了,有地盘的刘虞、刘表、刘璋都是一方诸侯,但最后刘备却接下了汉室正统。
所以魏蜀吴三国,我们都称曹魏、孙吴,却从来不说刘蜀,不是因为这个叫法不好听,而是刘备称帝是在汉献帝退位之后才称帝,表示接过了汉室正统,他的谥号是“汉昭烈帝”。所以蜀国不是刘蜀,而是蜀汉。
古人云天下为有德者居之,有德无德不是关键,能打天下的都是有能力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