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旷世情怀!

作者: 大乐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4-10 06:50 被阅读0次

    文/大乐先生原创

    引子

    刘禹锡一生命运多舛,但胸怀坦然。在政治改革的失意下,被朝廷冷落,知县不重视,同僚不往来,政治生命基本结束。在这个时期,作者并不留恋徘徊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他远离朝堂,躲避喧闹都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在逆境中生长,在平淡中生趣,本性的豪情油然而生,豁达坦然溢于言表,他看万千景物皆有情,事态变迁皆有义,他的诗歌体裁很多,多反应官场丑态,世间疾苦,个人心志,山水风景,但他坦然,豁达的情怀深入到每一首诗歌里,能够在如此困顿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初心,这样的大义情怀又有几人能做到!

    关键词:刘禹锡  命运多舛  旷世情怀  艺术特色。

    一、  旷世情怀的表现

    (1)哲人的睿智

    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由于跟王叔文主张新变革,减免地方赋税,罢诸道束奉,消减宦官权利,因此得罪部分权贵利息,武元衡在王叔文秉政不久陷害刘禹锡“挟邪乱政”,王叔文也被杀,刘禹锡等人被贬,永贞革新也就此失败。刘禹锡在自传中也写到:“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可见刘禹锡在改革时的思想已充分危害到部分权贵的利息。而《陋室铭》是刘禹锡被贬官安徽和州当刺史时所作。文中名句胜多,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见残破简陋的房子也掩盖不了刘禹锡的才情,文中他说即使我的官途潦倒,居住简陋,但真正有学识的人任然愿意与我来往,可见刘禹锡还是很高傲的,但如若说是高傲又不如说是他反抗命运讽刺时事的一种态度,文中的“阅金经,调素琴”也表现了他诸多的雅兴和情趣,但有人认为这是刘禹锡面对困顿希望出世和逃避的一种表现,我不敢说他并不想逃出如此潦倒困顿的生活,但史实名证明唐人往往将佛经作为一种高尚理想的寄托,认为可以增加修养,这里他也不一定是信佛,也许只是为了寻找浮世里的一份清净罢了。陋室即陋室,但居住的人并非是一介白丁,“要唱独脚戏,自己吹自己……谈笑无白丁,往来皆知己。”㈠。《陋室铭》句句反映了刘禹锡被贬之后面对生活的豁达,高傲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1.2.沉舟侧畔,病树前头

    唐敬宗宝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相约在扬州见面,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而后刘禹锡以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㈡作为回信。为衬托白居易在赠诗尾联中所说的“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在诗句的首联就写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白都如此强调这二十三年的时间,又为何呢?是在被贬的二十三年里,刘禹锡的生活并不如《陋室铭》里所说的那样一直保持还是说另有原由?“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他借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表达心情,原来二十三年的时间原来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物都已不在,暮年返乡却如隔世,寂寥的孤独感戛然而生,再加白居易对刘禹锡贬官折才的感慨惋惜,刘禹锡更是惆怅,惋惜这二十三年恍如隔世,人去楼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颔联一改之前悲伤孤寂的氛围,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释怀这种悲伤,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沉没的船只旁边仍有千帆而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仍是一片绿色,这是一句满含哲理的诗句,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同时对白居易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也做了回答。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虽是写给白居易的答谢信,但也可看出刘禹锡多舛的人生领域,和面对如此境遇的旷世精神。

    (2)诗人的挚情

    1.1逢秋悲寂,秋日胜春

    《秋词》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805年)时所作。当时刘禹锡正值壮年34岁,正是秋风得意的时候,个人的求胜求知欲更强,刘禹锡性格高傲,喜欢寻求新异,做事喜欢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这首诗就充分的体现了他这种心态,首联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陈述了自古以来歌颂描写秋天的诗文作品众多但借秋表达的情感无非都是一个常态“逢秋悲寂”的事实,所以颈联就写到“我言秋日胜春潮”立马否定了过去以往的认知,他说我认为秋天就比春天更加美好,一反常人,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就歌颂了秋天的壮美,将以往悲寂的秋写的生动、热情、美好。俗话说:困境中能磨练意志,也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质,刘禹锡用实际行动告诉那些靠阿谀奉承来争权夺利的权贵们,磨难可以打压我的身体但不可以打压我的意志,这就是这首诗的可贵之处,也是刘禹锡旷世情怀的显著体现。

    1.2桃树千枝,刘郎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有名《玄都观桃花》,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是刘禹锡被贬十年后,第一次被召回京时所作。再次回到自己政途开始及政途落败的地方,刘禹锡又想借观桃花抒发怎样的心情和态度的呢?“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诗歌以观桃花为题,但前两句全无写桃花,而是写观桃花的人,也全无写观桃花的景象,而是写街上尘土飞扬的场景,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用这两句其实是想问街上人马往来,尘土拂面而来,那么是谁弄得呢?是观桃花的人?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归途中的满足心情,而这一幕看在刘禹锡的眼里并不觉愉快,刘禹锡看到这些归途的人的表情,犹如看到那些靠阿谀奉承求的一官一职的新贵们。诗文后两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较前文更加直讳的表达了刘禹锡对这群新权贵的态度。“桃树千枝”暗喻新起的权贵,“尽是刘郎后栽”一方面在陈述事实,这群新贵是我被贬之后才出来的,但这一句的用词也颇为绝妙,让人读出他的高傲,对这群权贵的轻蔑。也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再次遭贬,初回京城就“大言不惭”的讽刺当朝权贵,对于再次贬官我想也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或者是早已不在意。

    做为比较,大和二年(828年),再度被贬十三年后,第二次被召回京的路上,刘禹锡又作《再游玄都观》,称为《玄都观桃花》续集。诗歌后两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充分表现了刘禹锡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笑看人生的态度。

    二、 旷世情怀的形成原因

    1.1 忧国不谋身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过去有才德的贤人,会为了自己的事业奉献,奋斗努力,他们为国家兴亡而忧愁,却从不考虑自己的个人利息,这是选自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

    刘禹锡19岁游学长安,22岁与柳宗元同榜进士,青年进士,再加上刘禹锡自身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自然也就成为中唐的佼佼者。之后便在淮南,渭南做官,当时的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已经在走下坡路,所以在刘禹锡做官的这几年直接的接触到人民生活,感受到民间疾苦,并立志革新。终于在他32岁做监察御史时,期间与柳宗元成为挚友,并且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变革,正直壮年的刘禹锡自然想做出一番成就来。他们围绕打击宦官势力和潘镇割据这一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此次改革顺应民心,但触犯了宦官和诸多潘镇权贵的利息,因顽固势力强大,永贞革新不久走向失败,刘禹锡也被贬朗州。在湖南常德的十年,他踏上了“穷愁著书”之旅,生活的窘迫并不能消磨他的意志,只让他越挫越勇,他嘲笑讽刺镇压永贞革新的宦官和权贵是“瞥下云中争腐鼠的飞鸢”,“利嘴迎人著不得”的蚊子。在《贾客词》中,揭露官商勾结牟取暴利,导致百姓疾苦的事实,他关心国家安危,面对越来越腐朽的政治,他发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感叹。刘禹锡一生坎坷,命运多舛,早年前途明朗壮志凌云人生不可限量,他因抱负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一批仁人智士走到一起,他视官场如鸿毛,在贬官十年被召回京的时候,仍然“大言不惭”的讽刺当朝权贵,其勇气和胆识又当今几人?当然讽刺当朝权贵的结果又是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在这十三年期间,刘禹锡一直在边原地区做官,在这些地方,他更加直接的接触到贫苦百姓的生活,忧国忧民的情怀再度泛滥,他创作大量民歌供百姓吟唱,丰富了百姓的文艺生活,他反对用生僻字,因此创作的民歌接地气,但同时又带着普通人可以企及的雅趣。所以在当时非常受追捧。同时他还体察民间疾苦,创作大量讽刺当朝权贵,揭露现实弊端的诗歌。这些都使他即使是一名失败的政客,却不愧不朽文人的称号。

    刘禹锡一生三次遭贬,如果说是朝廷摒弃他,不如说是他摒弃了朝廷,他不愿在阿谀奉承里取得名与贵,只愿在片瓦陋室里获得志与真,至始至终他只是在浮沉里坚持自我,只是这份自我与众人道不同罢了。

    1.2落魄不自聊

    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街头无人问”人情世故,冷暖自知。自古因家族衰败,仕途落败,人生惨败而落魄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有的选择苟延残喘,有的则寻死觅活,但少有几人能做到看淡浮云,坚持自我,刘禹锡做为这当中少之又少的一位,他又是如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

    刘禹锡生性秉直刚毅孤傲,常写诗词来讽刺朝廷,因此触怒权贵,遭一贬再贬,先后在苏州、扬州、常德、连州、同州、汝州、夔州、和州等地就职和生活,可算是半世漂泊,刘禹锡也是为自己的这份倔强吃尽了苦头。但也是因为这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结识了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他们以诗会友,以诗言情,学习民歌的创作方法,刘禹锡也在那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特色,刘禹锡最为出色的是政治讽刺诗和怀古诗,他的讽刺诗犀利辛辣,寓意深远,具有进步的政治远见和独到见识;怀古诗沉淀悲凉,吊古伤今,注重立意,以体现诗歌意境的深刻意义,所以世人评价“刘禹锡诗歌以意为主”。

    三、旷世情怀的艺术呈现

    1.1选材新颖,简练委婉

    所谓新颖应该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刘禹锡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在于他借鉴民歌的营养,正所谓艺术必须植根于人民,所以刘禹锡创作出一批反映下层百姓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歌。刘禹锡对民歌的研究是从贬谪朗州开始的,巴蜀民歌对刘禹锡的影响最为深刻,如按民歌表现来完成的《竹枝词》的写作。其中《竹枝词》九首其九,就是描写巴蜀风土人情的作品,“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通过从不同的视角来描写巴蜀人民的生活环境,用词简练,或者说更加贴近生活,用寥寥数语表现出对巴蜀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赞美之情;后两句“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从两个方面描写巴蜀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前两句不同的是,后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描写来表现,画面更加深动,诗人用短短几句诗就描写了四幅美妙的风景,展示了巴蜀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乡韵。另外《竹枝词》二首其一也是一首用民间情歌来表达男女恋情的作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的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听到郎君唱歌时的敏感雀跃的心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少女的心理活动,这两句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作者是以少女的角度来描述,表现少女听到歌声后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使诗歌表现更加含蓄富有深意,这种表现手法也深受当时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刘禹锡曾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意思就是说诗歌创作要精炼含蓄的表现意境,诗人须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刘禹锡的诗歌创作都具这个特点,如名篇《乌衣巷》用简练的用词描写朱雀桥边的野花、巷口的斜阳及入巢的燕子,勾勒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美景。诗人将自己的感受和诗的意义隐藏起来,从景物描写出发,引起读者联想,体味形象本身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1.2 直抒胸臆,吟咏性情

    刘禹锡的诗歌在于表意,通过各个层面的描写最后达到言情言志的层面。命运的磨练让刘禹锡将满怀壮志寄托于诗歌中,如《咏史二首》、《学阮公体三首》、《萋兮吟》㈢等诗,都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刚正不阿的人格,对权贵的藐视,对下层百姓的讴歌。在后人看来刘禹锡是个进步的文人,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却是一股行如逆流的泉水,举步维艰,遭到黑暗势力的排挤和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仍然能讴歌出如此自强不息的赞歌着实让人倾佩。

    1.3 佛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体现

    刘禹锡与佛教的关系贯穿其一生的各个时期,也是占其生平诗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其主要形式就是与僧人保持密切的交往。少年时的刘禹锡就表现出对佛学极大的兴趣,皎然和灵澈是刘禹锡这一时期密切交往的两个高僧,而这两个僧人也极其擅长吟诗唱赋,因此少年时的刘禹锡对诗歌与佛学的学习也颇有深见。在朗州期间,刘禹锡专程前往朗州武陵县的枉山拜会禅师,并作《谒枉山会禅师》诗一首,诗中表现出诗人在贬谪朗州后痛苦的情绪里寻求在佛教的大无畏和忏悔的理念里找出真我的一种情感。在佛中寻诗,在诗中述佛,达到佛学与诗学的大一统,佛学崇尚以静虑客服杂欲,要求坐禅默守,而生性随性,好胜的刘禹锡很难践行禅宗的修炼方法,他一生结识如此多的僧侣,除了出于对佛学的浓厚兴趣,也许是想用佛学的禅理洗净自身的浮华。所以刘禹锡的很多诗歌中都传输出禅学与诗学的沟通,早年师从诗僧皎然就作《诗式》,将禅学与诗学相联系,后人也用“论诗如论禅”来表达这种联系,即说明了诗学与禅学的相通之处,也阐述了诗和禅的最高境界都远超通过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和思想更为鲜明,强调用人的的悟性去感受,领会。

    在唐朝诗人中,刘禹锡是少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㈣,他丰富,睿智的哲学思想,使他的诗中隽美精警之语连篇而发。深奥的哲学意义用诗歌语言来表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刘禹锡有是如何做的?一方面刘禹锡崇奉儒学家思想,保持着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他一思想家的身份哲理的认知政治,通过对历朝兴盛荣辱的咏叹,对历史进程进行哲学思考,来表现对朝廷弊端,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另一方面,刘禹锡善采用比喻的手法在诗歌中表现哲学理念,将所看到的景物寄托感情,使其意象化。刘禹锡诗中最为富有哲理的是新陈代谢、新老更替的思想,诗人从自然中挖掘意象,用花、树、水、落叶这类自然景物秋枯春来的自然现象,而诗人通过表现它们不同的状态来说明人事,表现哲学思想。而这类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意象都为暗喻性意象,阐述更加深刻,更富有深意。如《杨柳枝词》中“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作者用“桃树”“垂杨”来比喻自己,在自身经历的反思中,对现实生活和人生状态做出哲理的思索,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保持了乐观,奋进的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十月》杂志、《全唐文》、《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刘禹锡法哲学思想述论》等。

    〔1〕《十月》,十月编辑部主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第5期第一版,第24页。

    〔2〕《全唐文》,【清】董浩等编注,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11月第一版。卷五九九,第6053页。

    〔3〕《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二版,第164页。

    〔4〕《刘禹锡法哲学思想述论》,刘新、曹磊著,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1月第一版,第52-54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禹锡的旷世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uu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