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

作者: 紫湘Via | 来源:发表于2023-05-20 16:45 被阅读0次

对于历史上很多有名的人物和故事,要说我不知道呢,不太准确,毕竟很多都流传盛广,妇孺皆知;要说我都知道呢,也不太准确,因为对其中的具体情节也不是那么熟悉,甚至会因为记忆偏差而忽略掉一些剧情。

比如我今天要说到的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的记忆还是小时候看过的《包青天》。有时候人们也用“狸猫换太子”来隐喻一些事情,我知其中意,但是你若让我复述一遍原始的故事,我是复述不来的。

那今天,就来复习一下这个故事吧。

宋真宗赵恒,公元998年至1022年在位。为了早得龙子,听从太史官建议,在3月15 日往御花园打出一颗金弹丸,传旨六宫:有拾得金弹丸者,即驾幸其宫。

西宫的李宸妃拾到金弹,当晚宋真宗即驾幸,李宸妃后来果真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刘妃出于妒忌,与太监郭槐合谋,用死狸猫换出太子,命令承御寇珠将太子抛人金水桥下淹死。

寇珠不忍心,和太监陈琳商量,把怀抱金弹丸的太子放在一个装果品的妆盒之内,秘密地送到南清宫八贤王府中。八贤王是真宗的嫡亲兄弟,封为楚王。他把太子收养在府中,谎称是自己的第十二个儿子。

而刘妃,竟拿着剥了皮的狸猫,说李妃产下了一个妖怪。真宗信以为真,将李妃贬人冷宫,让刘妃做了皇后。郭槐告诉刘皇后,看见寇珠和陈琳在金水桥上私语,刘皇后命令陈琳拷问寇珠,寇珠宁死不屈,一头撞在金阶上自杀身亡。

刘皇后派人火烧冷宫,想置李宸妃于死地。幸亏有内监相救,李宸妃免于一死,流落到民间。宋真宗临终仍无所出,乃命楚王第十二子、也就是李宸妃所生的儿子继承大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当时正值陈州灾荒,包拯到陈州去赈济,路过赵州桥,李宸妃上前鸣冤叫屈。包拯得知内情,入宫向宋仁宗奏明事情真相。

宋仁宗询问陈琳,证实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将母亲李宸妃迎回宫中。杀了郭槐,把已经做了太后的刘妃贬入冷宫。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差点儿被我看成寇准的寇珠,承御是官职名称,即侍奉后宫妃嫔的宫女,在这里是刘妃身边的。包公审理“狸猫换太子案”时,曾叫人假扮寇珠灵魂恐吓郭槐,使其招供。

“狸猫换太子案”审明后,李太后还朝,仁宗皇帝为纪念寇珠救命之恩,传旨在皇宫内寿山福海敕建寇宫人祠堂,名曰“忠烈祠”,每逢朔望必定亲自去上香。

这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样式的戏剧。比如元杂剧中的《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明传奇中的《金丸记》,还有《断太后》、《打龙袍》、《铡郭槐》以及小说《三侠五义》等等。

再看一下这原始故事,剧情在现在的编剧来看似乎弱了点儿。首先,既然郭槐告诉刘皇后,他看见陈琳和寇珠在金水桥上窃窃私语,怎么还会让陈琳去拷问寇珠呢?陈琳不也是当事人吗?

再说,即使寇珠死了,刘皇后也不应该把陈琳甚至是与她一起合谋的郭槐留活口,这不是给自己埋了一颗炸弹吗?不管她知不知道李宸妃到底死没死。

还有一个疑问是,既然刘皇后都已经对那个婴儿有没有死起了疑心,为何没有疯狂搜寻?而如果她怀疑的话,那么在差不多同时段出生的婴儿就是她的目标。

正好八贤王本来就奇奇怪怪的,这时正好得了一个十二子,不是很蹊跷吗?做戏做全套是很难的,总会有破绽露出来。

说出这些怀疑不是要诋毁它原本的故事,若是让现在的编剧来写的话,恐怕这段故事要更加精彩。

在宋代的历史记载中,的确有关于宋仁宗为李宸妃所生的记载。宋仁宗由刘皇后和杨妃抚养长大,对自己的身世一直蒙在鼓里。《宋史•李宸妃传》载:“燕王入白仁宗陛下为宸妃所生。”燕王也就是八大王元俨。

只是元俨揭出事情真相的时候,李宸妃已在宫中薨逝,她被害以及流落在外纯属民间故事,后来由于包拯的关系得以重新回到宫中等等皆为子虚乌有。

关于宋仁宗的身世,电视剧《清平乐》里也有一个版本。宋仁宗确为李宸妃所生,只不过他从乳娘那里知道的时候,李宸妃正在永定陵为先皇守陵。宋仁宗想把她带走以尽孝道,她虽然也很想念仁宗,但最终决定不去扰乱朝野。

李宸妃守皇陵可能是真宗的安排,也可能是刘娥的要求,总之李顺容(宸妃)免于一死,最终也未能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团圆。

怪不得这段历史老是被编排,因为正史上记载的就很能激发人的想象。为什么是李宸妃生的,要刘皇后和杨妃来抚养呢?就算是这在古代宫廷很常见,那为什么还要八贤王去告诉仁宗他是宸妃所生的呢?


备注: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之唐、宋篇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狸猫换太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e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