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概念构筑逻辑:思维大厦是怎样建成的(留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概念构筑逻辑:思维大厦是怎样建成的(留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作者: 我是廖强 | 来源:发表于2023-10-01 21:47 被阅读0次

没有经过严格逻辑训练的人,往往容易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搞混。

人们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这主要是因为不熟悉概念的种类,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种概念。

单种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必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也就是说,单种概念指代的是独一无二的事物。比如:中国文化、北大等概念都属于“单种概念”。

二、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反映的对象必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即普遍概念指代的东西同时有若干个。比如,国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文化(世界上不止一种文化)、大学(世界上存在无数个大学)等概念都属于“普遍概念”。

三、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由多个同类个体组合成一个集合体。比如:社科丛书、琉球群岛、鄂尔多斯草原。需要注意的是,构成集合体的每一个体并不必然具备该集合体的本质属性,但是属于同类的分子必须具备该集合体的本质属性。

四、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相反,反映的对象不构成一个集合体。比如:书、岛、草。

五、正概念。

正概念指用于表示反映对象具备某种属性的概念。比如:晶体、物质文化遗产。

六、负概念。

负概念指用于表示反映对象不具备某种属性的概念。比如:非晶体、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避免同类错误?

有的人混淆不同类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为了便于强词夺理,而更多的时候,大家只是无意识地出现这种逻辑上的错误。

要避免这种错误,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搞清楚概念的种类。

非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单种概念与普遍概念很容易被大家弄混淆。

无论站在什么角度说话,都要注意在不同概念中,所反映指代对象的属性是大相径庭的,尤其要明确指代对象是否属于集合体。

二、在思考与说话时要留心不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特征。

当内涵与外延被缩小或者方大时,人们的逻辑思维往往是不严谨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能保持清晰和稳定的话,大家就无法用明确的概念(已知前提)来构建逻辑思维的大厦。

错解概念的内涵,可能让人张冠李戴;错解概念的外延,则可能让人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扯到一起。

正确理解概念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相关文章

  • 2018-12-08语言和思维

    语言承载着思维。 语言承载着概念,单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其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联系、建立逻辑关系、非逻辑的想像关...

  • 2018-06-22李克富老师文章点评视觉训练营之“具象思维”是

    李克富||“具象思维”是个什么鬼? - 简书 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

  • 基础心理学Ⅰ思维——概念

    概念的含义 ①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②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与外延成反比 概念内涵:是对...

  • 逻辑学常识

    1、概念 1、内涵+外延:内涵反映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反映在概念中具有该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外延相同,内涵...

  • 【日写作】真正的存在感

    学逻辑,写作文,我们练习的是通过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帮助议论更加准确。 概念,即思考:什么是,包括什么。帮助我们思...

  • 思维的利剑

    概念的外延定义法 定义就是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要找到了内涵就可以找到外延了。通过外延来总结归纳内涵的过程...

  • Get到那个点

    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

  • 重新定义概念,就是一种重新发现特有属性之旅。

    这个问题很好,对很多初学逻辑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实际上,概念的内涵与对象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与对象的...

  • 概念归纳莫仓促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

  • 论具象能力及其重要性2018-03-13

    (一) 具象能力是抽象能力的反动。 抽象能力是从内涵大、外延小的概念中发现内涵小、外延大的概念,使我们在个别中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概念构筑逻辑:思维大厦是怎样建成的(留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pa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