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语
生活的忙碌,总让人感到身心疲惫。尤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的增大让人焦虑不安,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现实中找到幸福,快乐地生活呢?
《LYKKE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这本书的作者迈克维金将带你探寻:虽然丹麦人的收入不是世界最高,为什么他们的幸福感却最高?幸福是什么?人们为何而幸福?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幸福?
迈克维金是哥本哈根研究所的执行官,也是世界知名的研究领域专家。他全身心致力于理解快乐、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同许多国家的研究者一起寻找并探索生活满意度的全球变化趋势。他把自己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研究的人,只有他才会坐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馆里去数人们笑容的次数。
寻找幸福他说:“人们通常认为年轻的时光是一生中最美好的,之后就是慢慢走下坡直至进了坟墓,但实际上,快乐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逝,快乐呈现出U形曲线,人们往往在四十岁进入低谷,之后一切又开始好转。当我们变老,我们不再关心别人怎么看我们,缺乏个体自由让人远离快乐,而这往往会在年轻时体现出来。一旦你到了退休年龄,你就可以不再工作了,你会丧失目标和身份。所以把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找到获得满足感的新方式很重要,而人际关系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书从凝聚感、金钱、健康、自由、信任,与人为善等方面来衡量幸福,用九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将研究得出的大量数据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获得幸福感的方法。
什么是幸福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觉得看着相爱的人生活快乐,自己就幸福。父母认为孩子学有所成就是自己的幸福。子女认为父母身体健康对自己来说也是幸福。对职场的人来说,工作取得成绩,获得上司的认可就是幸福。其实,幸福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有时因是为欲望太多而被忽视。
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甚至存在于某个时刻。
刻意放手,站在正确选择的那一边,放弃世俗标准的束缚,遵从我们自己的内心所需,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感就会提升。
寻找幸福迈克维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世界幸福报告》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最幸福的国家的人民都有很强的群体意识;最幸福的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有值得信赖的人可以依靠。
为了区分快乐与幸福,他还提出衡量幸福的两个维度: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
情感维度实际是人们在一件事情中某个时刻的幸福感受。
认知维度是人们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体感受。
第三个衡量幸福的维度:目的和使命维度。
当我们完成自己预期目标,取得收益就会获得幸福。同样,如果身负使命,使命完成与否也决定着幸福的感知程度。
要收获幸福,我们不妨从以下开始着手:
一、首先增强群体意识,互帮互助,在付出与获得中感受幸福。
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幸福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过多的金钱不一定就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
三、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有害于身体健康的事不做,尽量少熬夜。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合理膳食,定时定量,做到有规律地生活很重要。
四、能自由选择生活的方式,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与幸福感密切相关。能否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位置,也影响着幸福的高低。
五、相互取得信任与理解也是获得幸福的一种方法
六、与人为善,获取幸福
2012年的《世界幸福报告》中写道,一个社会只有在成员之间表现出高度无私精神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为幸福。单纯地与人为善,虽然在帮助别人在经济上没有什么收益,但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有了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希望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中,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提升幸福感,在琐碎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