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晚上跟孩子一起遛狗兼散步,娃边走跟我分享她打算做的一件编织手工。
娃:妈妈,你说我用这几种颜色来编是不是会很好看?
我:什么颜色呢?
娃:白色、红色、粉色。
我:可以呀。
娃:嗯,就好像草莓掉进了牛奶冰淇淋里。
我一下子被这句话触动了!牛奶冰淇淋接近白色,而草莓是红色的;如果把草莓捏碎混合进牛奶冰淇淋,那么局部就会呈现淡淡的粉色。我不确定是否是因为之前我们自己在家制作草莓冰淇淋的过程给娃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当时正是由她把一颗颗草莓捏碎,然后混合进我搅打好的奶浆里面的。我惊叹的是,她能够在头脑中把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同一个动态化的图景链接起来。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前段时间看《重新认识你的孩子——引导孩子度过6-7岁转变期》这本书,里面就提到要多对孩子做图景化的表达。我还琢磨了好几天,“图景化的表达”到底是怎样的表达,没想到娃就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
然后我忽然想起来,这并不是娃第一次跟我“示范”什么是图景化的表达。就在几天前,也是在散步的时候,我指着天上的月亮让她看,那是一轮上弦月,仅露出了右侧的一半。娃说:“月亮鼠已经吃掉了一半的月亮,等它全部吃完以后,会撒上星光,然后月亮就又长回来啦”。我当时想的是,她记得《晚安,魔力月亮》那本书里就是这么说的;我没想到的是,这也是一个图景化的表达呀。

【总结】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中提到:“我们如将一件事情用图像来表达,会比去讲一个抽象的概念丰富千万倍。一个健康的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受到他需要以图像来表达一切事物,并以图像的方式接受、学习一切事物”。而现实的情形是,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会下意识地用理性来与孩子沟通。一方面,我们似乎欠缺图景化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图景化表达的重要性——它直接同想象力相关,是对孩童心灵极为重要的滋养。那么,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其实说来也简单,那就是向孩子学习如何做图景化的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