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坏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
孔子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可作拘泥的理解。
漫画家丰子恺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写过一篇散文《杀身成仁》:“求生害仁,就是贪小我而不顾大我。杀身成仁,就是除小我以保全大我。有一点得注意,杀身成仁是儒家对“志士仁人”的要求,不是对普通老百姓的要求。老百姓从来都是“民以食为天”的。他把这个要求给了“志士仁人”,与普通百姓截然分开。我认为不妥!如果百姓“食”的问题解决了,就不能有“志士仁人”的追求吗?
《水浒传》中塑造的那些好汉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他们中不少出身普通百姓。那个年代的不平是“不仁”的表现。现代人倒是越来越“聪明”,“路见不平赶紧躲”。“昆明暴恐案”中,一个普通保安手执一根长棍敢与歹徒搏斗,而有200多人躲进餐馆,并用桌子顶住门,没有一个拽起桌腿去制服凶犯。“杀身成仁”的精神在传承中“兵分两路”了!
2017年,著名的军事专家王湘穗、乔良发表《军官素质论》:不要想着当儒将,儒家思想影响是中国军人最大的弱点。他们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军队不利的影响,几乎是任何一个观察中国军事组织的人都能感受到的。儒家传统渗入其中,像重文轻武、宗法观念、忠于私人、宗派主义、缺乏专业技术训练、强调死背经典、重面子而轻效益、强调表面的粉饰、喜欢旗帜鲜明、刀枪夺目、铙鼓喧嚣赛会般的景象等。
谁能确定,文中列举的现象都是儒家传统的渗入?曾国藩曾自称是儒将,也一度为当世公推为儒将的典范。这是对儒将认识的错位,而真正的儒将就是信奉“杀身成仁”精神的人!
抗日时期的饶国华将军就有这样的精神。他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日军派出军使一再劝降,饶国华将军宁死不屈,他紧握雪耻刀对左右说,我从“七七”事变发生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线杀敌,洗雪国耻,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我幸能如愿以偿,奉令出川抗战,引为生平快事……我们一定要血战到底,收复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做到胜则生,败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们要牢记当时的誓言,绝不能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呀!"随即他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尔后举枪自戕,以死报国。
“杀身成仁”在日本表现的最为明显。资料介绍: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儒教和佛教加上神道教成了日本的武士道;杀身成仁的儒将不是中国军人的弱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