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孩子,我能理解你
【字数】 768
【正文】
家长和孩子经常上演一幕幕的闹剧,该怎样解决呢?
幼儿园门口:
小丫在不停的哭闹,
妈妈讲: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哭的更厉害了。
01 无理的要求
小丫出门就要吃棉花糖,她最近吃了太多糖,肯定不能给她吃,妈妈说不行,小丫就哭个不停,学校门口那么多人,妈妈很不好意思,认为是无理的要求,就吓唬她说:你再哭就不要你了!
02 她们做的对吗
小丫考虑的是我的心情不好,吃个棉花糖,妈妈为什么都不能满足我呢?
妈妈想:我都是为你好啊,小丫怎么又那么不听话,老是这样该怎么办?
03 背后有原因吗
时间回到幼儿园,小丫被误会了,老师给每人一块块糖,小红吃的很快,又把小丫的打开,小丫赶快去拿,小红却先找老师告状。
04 校园受委屈
严严老师看到糖在小红手里,误以为是小丫抢小红的,就把糖判给了小红,还批评了小丫,也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她非常委屈。
05 期待被关照
终于等到放学,看到妈妈,想把一肚子的委屈告诉妈妈,但怕被妈妈批评不敢说,就改成了撒娇似的要个棉花糖,期待被关爱!
06 真诚的倾听
我们一般都是在他人刚说话时便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给别人深入表达的机会,对孩子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耐心。
07 怎样会更好
妈妈如果在小丫要棉花糖时观察到她的不高兴,感受到她的委屈,找到她需要的根本原因,给予足够的关爱,再提出不吃糖的请求,可能一切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08 非暴力沟通
上述的方法便是应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和倾听的技巧后的表述,既得到了及时培养孩子的机会,也能减少摩擦。
09 多表达感激
育儿育己,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遇事多往深处想,妈妈的一句我理解你了,孩子!会让孩子激发起无穷的爱!
10 万能表达式
肯定她的行为,对她说“你做了……(具体事件),这让我……(满足了我的某需求),我感到很开心(我的感受)。”
我们不去畅谈太高大上的动机,仅为孩子和家庭的幸福,非暴力沟通便值得拥有,让我们一起感受他人,给出满满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