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自律时,不要慌,要冷静,指不定是又喝鸡汤了,过几天就没事了”。
这是一句上了微博热搜的话,看来不自律是常态,自律才不正常,才是喝了鸡汤。
自律不好吗?自律有那么难吗?
什么是自律?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没错!真正的自律是变被动为主动,变他律为自律。
自律是一种“有钱难买我愿意”的事,自律是能让我快乐的事!自律是自我觉醒的产物,甚至有人把自律称为律商。
喜欢巨星梅西的一句话:“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
要强才能自律,自律才能强大!
其实自律就把两件事做好就行。
第一、有些事情你很喜欢,但不应该做
没有人不喜欢自由一点,没有人不喜欢让自己懒一点,没有人不喜欢让自己快乐一点。
喜欢刷视频,喜欢娱乐,喜欢美食都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这些喜欢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会让自己付出代价,这些都是不应该做的。
自律的人,会强迫自己进入某种状态。他们每天都会做一点自己内心不愿意做,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从而来历练自己的心态和习性。时间长了,自律就变为一种习惯了。
自律的人,他们懂得有些事情虽然你很喜欢,但不应该去做。自律往往要放弃自己的偏好和惰性,一开始你会觉得很痛苦,但坚持下来,你就能感受到自律带来的自由。
一个人的高度,取决于对自我要求的高度。
二、有些事情你不喜欢,但一定要做
我们身边总会遇到这种人,想瘦身,想读书,想干一件有益于自己的事情,总是信誓旦旦,可你发现,刚开始几天,会严格要求自己,可不过几天,就开始放弃了。
为什么放弃了?因为自律是反人性的,有些事情虽然你不喜欢,但一定要做。
自律,就是给自己施加压力,但是没有人喜欢压力。可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压力,就会变得很懒散,日子过得很平庸;而一旦受到外界施加压力后,就会朝着目标前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我们在做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人性的弱点,会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地多做那些你不喜欢却应该做的事情,才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懂得自律,方能成就自己,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知道自律是一个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而且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明知道自律对自己有利,可是就是做不到!
明知道他人的优秀、卓越和成功是靠自律得来的,只要自己做到了,同样也可以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可是就是偏偏做不到,选择待在舒适圈里心有不甘却又不思进取,继续任性地做一个平庸者!
为什么自律这么难啊!”我超级想大声喊出这句话!
自律现在已经是一种稀缺的品质了
。
一谈到自律,有人就说我该努力了。
《自律力》一书的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对于这种现象给出的解释值得深思:
需要投入100%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计划,会严重影响自律的实现。
也就是说太过努力,反倒影响自律的实现。
我们知道,人的努力是需要动机的。
人的动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内在动机,另一类是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指的是那些不需要外界监督和回报,你自己就特别喜欢做某件事。
“外在动机”指的是那些需要外界监督和回报,你自己并不喜欢做某件事。
还是那句话,真正的自律,不是咬着牙的努力,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喜欢。
有人的努力追求的是“短期回报”,按照小时工的回报思维,是做不到自律的;
只有坚持 “长期回报”的努力,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律。
内在动机驱使你做的事情,不管是短期回报还是长期回报,你都会去做,不需要“自律”;
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由于短期内有回报(比如,好好工作月底就有奖金),你会因此而努力工作,这最多算是“被动自律”;
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但长期才能有回报(比如,健身、读书、写作),你需要启动“主动自律”才能够坚持下去。
积极的自律需要一个“反馈系统”来完成。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系统工具——“每日问答法”:
第一步,每天确定具体的可量化目标;
第二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问自己:“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给自己今天的努力打几分?”
就是这么简单,但很多人会忽略这个“每日问答法”的精妙之处。
自律能让你成功,能让你优秀,还能让你变得有钱,那你就照着“每日问答法”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