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石板所铺就的路是经久不衰的。
漫步狭巷,脚下踩着的是一条清幽的青石板路。两旁残旧的灯笼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仿佛不堪重负地摇荡着。两边,是早已经残破了的房屋,一层绿苔自墙根蔓延开来。
它有多少年的历史了?我不知道,却也无从得知。
恍惚间似乎看到岁月变迁,周遭的景物变化,几抹绿色时隐时现,只是这条青石板路依旧。是了,我想是了。它是古老斑驳的,它是属于这座古城的。千百年后,这条青石板路也依然会在这里的。多少个日夜的风吹雨打,在它身上慢慢镌刻下了属于岁月的那份沧桑。
大抵是因为暮色薄凉,脚下沉暗的墨绿色带着几抹厚重,让我不由忆起博物馆里陈列的青铜器——它在昏黄的灯光下所呈现的色泽与其相差无几。跨越千山万水,青铜器与青石板路的映像在我眼前重合,汇成过往的历史。影影绰绰的人影与吆喝声,梦回盛唐。
下雨了。
雨点打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从房子的屋檐上跌落下来,掉在青石板路的小坑洼里,溅起几朵清亮的水花。答答答,这条青石板路默默受着风雨的洗礼。许是历经了多少年月多少风雨多少磨蚀,才将这粗糙的石面变为如今这般青亮光滑。
青石板呵,你可能解答我的疑问?天青色在等烟雨,那么你呢?
是了,这是雨巷。它在等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吗?也许在这青石板路所经历过的悠久岁月里,也有一个撑着油纸伞、在这条路上彷徨着的人,在等待那个姑娘,在等待那个他挚爱的她,在等待一个已经结束的未来。
我看到了那把斜立在地面上的油纸伞。淡黄色的,在氤氲的水汽中朦胧着,带着微不可察的孤寂与惆怅。
同青石板路一样。
灯笼上依稀可以辨认出「食肆」二字。或许在百年前,也曾有来来往往的人在这条小巷里穿行,也曾有过为了吃上饭而冒雨奔来的食客,也曾有过我们不曾想象到的热闹。只是人去楼空,景色依旧,徒留伤悲,终究是过往云烟罢了。
这条小巷终于成为曾经烟火岁月所遗留的痕迹,而这条青石板路,也终究不过是被人遗忘的一条孤寂的路了。
就像那个游荡的孤魂。
注:
本篇灵感来源于雨后所邂逅的青石板路与小巷;部分来源于戴望舒《雨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