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万蕴芳;配图:完 璧】
东府街老宅院(完璧摄于2007年)解放前,我家住在东府街10号,祖宗几代在这座四合院里住了30多年,1950年才搬出这院子。我在这院子里度过了18个春秋。
东府街背靠城墙,离新南门很近,当时是一条偏僻的街道,街宽约5米,连同两边的街沿约8米,街长100多米。街两边的建筑都是木结构平房,有20多间铺面,两个大十家院坝(即大宅子、大杂院——成都人叫“十家院坝”),街口一个巷子内有五个小独院,还有一所小学,一座四合院公馆,一座花园式洋楼。整条街没有一口公用水井,也没有公用厕所。
东府街最耀眼的是那座花园洋楼,它是国民D的一位国大代表的公馆,楼房为两层,周围都是花园,临街的围墙约30米长,双扇黑漆大门,门内站着警卫,轿车进进出出。整条街只有他们家安装了电灯,显得很耀眼,与这条街的其他建筑格格不入。我家在这栋洋楼的左侧,他们修建洋楼时,拆占了我家前院和后院的西厢房及临街的三间铺面,使我家的房子成了一座不完整的四合院。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时,投了一颗炸弹在他家花园内,这颗炸弹没有爆炸,使我们全家和整条街的人都幸免于难。
洋楼的右侧是东南小学,全校只有6个班,东府街和南府街的小学生就在这所小学就读。东南小学的右侧是一家三间铺面的中药铺。那时的中医都在家中挂牌看病,病人送上脉礼钱,医生开药方去药铺抓药。抓药时每味药都要过称单包,然后再包成一个大包。药铺抓药可记账,定时结账。药铺右侧是肉店,它利用街口的位置,生意很好。
花园洋楼的左侧是我家的四合院。我家临街有四间铺面,从围墙隔壁的铺面进去有两扇黑漆二门,进入我家的四合院。前院通往后院有一个大厅,大厅的上方有一个“谦德堂”的大横匾。后院在被拆的西厢房地基上又修了三间小房子,基本保持了四合院的完整形状。前后院的东侧各有一个厕所。前院厢房后面有口水井,用来洗衣服和做饭,饮用开水是买河水烧。
我们家临街的三间铺面都出租给小商贩做生意。一家是卖柴火的,一家是手工机械织毛巾,一家卖花生胡豆和豆腐干。三间铺面都很小,每间大约只有十平方米,商贩们利用临街街沿做生意,后面的屋檐下作厨房,房子内有一个活动梯子可上天花板堆杂物。
我家左侧是一个大的十家大院坝,和我家仅一墙之隔,大杂院的各种活动声音都能听到。院内住的人极多,甲长也住在院内,他说院内每天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一辈子都数不清楚。各种声音夜以继日响个不停,婴儿的啼哭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老太太念经敲木鱼声,邻居吵架,醉汉吼叫,搓麻将,留声机放出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每天,打更匠打过三更,各种声音都停不下来,夜深人静后从这个院坝内还会传出一些嬉笑声和吼叫声。
(下篇:《东府街往昔岁月》3·东府街烟火气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