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母亲给邮递的包裹,盒子里整整齐齐的码着真空包装的熟悉的茶叶蛋和亲手烤的坚果。
之前母亲告诉我包裹到了去取时,还纳闷这种东西邮寄过来,不是会坏掉吗?看到那真空包装,便觉母亲可爱。她说那小机器有趣,一抽就把气抽走了,之前听我总念叨想吃家里的东西,便总想着怎么让我吃到,想来想去便自己买了塑封袋做了这些。
我拍照给朋友,哀嚎一片纷纷要发给自己的妈看一下什么才叫妈。我讲这事讲给她听时,她便咯咯的笑着。拆开茶叶蛋的包装,深褐色的纹路还是那样好看,腌制入味的蛋黄依旧软软糯糯,从小到大的记忆尽数涌来,千言万语最后也只说出一句:好吃。
母亲做饭好吃,是我从小的认知。可是小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吃她做的饭的次数,会愈来愈少。稍稍长大步入青春期更是满脑子诗和远方,放任情绪与她争吵,想着自己是天底下最特别的那一个,整天想要逃去天涯海角。她与父亲的婚姻分崩离析,在她难过的时候我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只觉得不算个事情,冷言冷语着,什么都不想顾及。
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也是最理智的人,丝毫不会被感情所牵绊,真是太酷了。
高中后期,应该是对她折磨最多的一段时期。持续了多年的失眠终于积攒出了病症,喜怒无常,持续崩溃。白天在学校演了一天正常人,回家便由着情绪爆发。她去看相关书籍安慰我,我只觉得幼稚可笑,凌晨崩溃着喊叫哭到喘不上气,无数次说自己想现在跳下去。她也只是无力的无力的说:你要死了妈妈怎么办,那我也跟着去吧。陪我去医院,也当我正常人,忍受我的无常,也期盼着我有所好转。每天早晨会做任何我期待的早餐,怕惊扰我睡觉去个卫生间都小心翼翼,每一天因为我的喜怒无常都过的如履薄冰……
现在想来,红了眼眶。
母亲只想我过的开心而已。可我生来敏感又拧巴,很难在平常的生活中体会幸福,因此想东想西,总不想活在当下的境遇里。她总是那样支持我,认为我做什么都能够做好,想做就可以去做,并且在她能力范围内给予我最大支持。我非人母,无法体会这样的无条件为孩子着想的情感,之前觉得不解也觉得愚蠢。
而现在,除了感到幸运还是幸运。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被他人时刻爱着的运气,也并不是每个人的苦难时期,都有人时刻包容着你。在家的日子,我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怀念家里的饭菜,我以为我会是个不会思念的纯粹浪子,永不回头。
可我不是,我发了疯似的离开了家乡,甚至可以不想念那里的一草一木,在千里之外的土地上体验陌生土地的刺激感,但却无法不想念母亲为我做过的每一顿饭菜。种种气味构成了如今的我的气息,一米一面捏成了我的样子,而母亲的存在——
是我成为我的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