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钟,独在吾辈。”
![](https://img.haomeiwen.com/i9258044/6329dddf06af8d09.jpg)
早在今年七月底,我们班级宁德聚会期间,阿春同学就提出重返实习中学小怀旧的念想,渴望追寻那早已一去不复返青春岁月的蛛丝马迹。相同的经历,打开了共同的话匣子;相似的感受,达成共同的期待。于是,心有灵犀,一拍即合,相约在初冬,相聚在闽南久负盛名的侨乡侨校。想着,想着要唤醒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人兴奋不已,让人心潮澎拜,让人夜不能寐。
![](https://img.haomeiwen.com/i9258044/f5cea7e3fd37049f.jpg)
三十一年前那个秋天,对我们来说,是人生一个里程碑式的起点,从学生蝶变成老师,从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桌位置上跃升到教师的三尺讲坛,人生角色的转换,从这一年开始。闽南著名侨校为我提供了迈向教师队伍的实习讲台,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铭记。
一九八六年秋天,母校师大中文系派出两支实习队到闽南著名侨校实习,我们一班由何云麟老师带队,三班由林瑞泰老师带队。两位老师治学严谨,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两位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在实习中学老师的帮扶下,我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圆满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为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9258044/2a00f7874794ab3c.jpg)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阿春、阿彬、阿芳、阿民和我,满怀兴奋激动的心情,兴致勃勃回到了当年的实习中学重温旧梦。
初冬的闽南,依然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步入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是学校田径场,记忆中是灰头土脸,杂草丛生,同学们一眼就认出来了,只是与印象中大不一样。如今,田径场装扮得十分时髦洋气:橡胶跑道,标准球场,远处还有游泳馆,运动设施一应俱全。
眼前景色虽好,不属于我们的记忆。属于我们记忆的是看台上的老石头石阶,从这些黝黑长着青苔的石头上,我们寻找到青春岁月里的些许记忆,在记忆深处珍藏着我们三十一年前的如姻往事。今天,重温这些记忆,回望那踌躇满志的似水流年,任凭时光倒流,任凭思绪飞翔!
当我们在环境无比优美的校园里徜徉时,语文组长吴老师热情地迎了上来。吴老师是我们班小尼同学的至交好友,得知我们到来,专程拨冗相陪。他才华横溢,热情洋溢,乐为东道主全程陪伴我们参观校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9258044/5993f5f2fe85f253.jpg)
新校区建筑群整齐划一,沥青道路四通八达。校园绿树掩映,花团锦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今天恰逢星期天,亭下树旁,仍有三三两两学生专心攻读。也因为是星期天,无法看到当年放学时候,学生黑压压潮水般涌来的情景,那场面壮观而且震撼。那种潮水般涌来的情景,我多年没有见过,却一直在脑海里萦回重现。
我回忆起当年的教学情景,我教高一年级,教学的第一课是《南州六月荔枝丹》。经过长时间准备,平生第一次上讲台,显得格外紧张,声音颤抖,大汗淋漓。那幕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可惜的是,当年的教室已经不见了,早已拆旧建新了。
回想起当年班会的情景,师生朝气蓬勃。我的搭档阿芳同学多才多艺,一句一句深情款款地教学生唱:“高三年,哪有闲情唱,妈妈,妈妈你听我讲,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要放声歌唱……”据阿芳同学回忆,这首歌歌名叫《想唱你就大声唱》。文武之道,一张一驰。紧张的学习生活,也得有娱乐活动来调节,因此,教学生唱歌,深得学生的喜爱。
当年,学生饭盒常被拿错“被盗”,与学生联欢时,还以此为素材,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反映当年学生生活情况。那时的我们年轻无极限,活力四射。
走在校园里,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吴老师还带我们参观校史馆。照墙上有巨幅浮雕。中间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先生,近旁是校主李光前先生和他的三个儿子。左边是学校引以为傲的校友李院士和陈院士(科学院院士)。一般情况下,学校发通知给家长,都会称呼“贵子弟”,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样的人才当之无愧称得上贵子弟。
我们在校史馆找到了当年我们实习时候,学校大门的照片。我们在相片前指指点点:住在那,教室在那,备课在那,尽情回忆三十一年前实习生活的梦幻般往事。同学们对当年“素食般”食堂印象深刻,当年我对茼蒿菜情有独钟,不弃不离。
岁月更迭,时光不再,难以磨灭那份珍贵记忆。在教师芳名册前,我们各自找到了当年指导老师的名字。我和阿芳的指导老师是吴老师,不知他老人家如今还安好否?
![](https://img.haomeiwen.com/i9258044/82db4d2f7eb10d23.jpeg)
站在新华楼前,仿佛看到三十一年前自己的青春背影。当年,我们就在新华楼一楼左边语文科教研室备课,批改作业,创作诗歌。当年,我们在学校大门口出一期黑板报,我创作了一首诗,开头几句:
“是金秋的阳光照耀南国的土地,
是赤子的忠诚镀红了盛开的芙蓉。
我们仰慕而来,著名的侨乡侨校,
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国光!”
我们在新华楼前伫立,聆听三十一年前渐行渐远的脚步回声。我们在新华楼前凝望,企图寻找早已烟消云散的青春印记。眼前,只有新华楼注视着我们,含情脉脉与我们交流,悄无声息,一切尽在不言中。今天的道别,还能够期待三十一年后的重逢吗?我们相视而笑,笑得有些勉强。
此次小怀旧之旅,同学们还参观我老家乡下的古大厝,当年同学们曾经在此聚会,多情的同学还记得那天热闹的聚餐场景,多少青春记忆弥足珍贵!
言有尽而意无穷。期待着,期待着,怀旧不必再等三十一年。
(写于2017年11月3日,修改于2019年5月23日。此次活动得到妻子施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全程陪伴,在此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