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封五年,勒毕国贡细鸟。以方尺玉笼盛数百头,大如蝇,其状如鹦鹉,闻声数里,如黄鹄之音。国人常以此鸟候时,亦名曰候虫。上得之,放于宫内,旬日之间,不知所止,惜甚,求不复得。明年,此鸟复来集于帷幄之上,或入衣袖,因更名曰:蝉鸟。宫人婕妤等皆悦之,但有此鸟集于衣上者,辄蒙爱幸。武帝末,稍稍自死,人尤爱其皮,服其皮者多为男子媚也。
西汉元封(汉武帝刘彻年号,前110-前105)五年,勒毕国进贡了一种很小的鸟。只用一尺见方的玉笼,就装了几百只小鸟。鸟大小如同苍蝇,身形象鹦鹉,叫声却能传到几里外,就像天鹅的叫声。因这种鸟能报时,国人也把它叫做候虫。武帝得到这鸟后,把它们放到宫中,十来天时间,就不知飞到哪去了,武帝觉得非常可惜,却找不到它们了。
第二年,小鸟又飞回来,有的落在帷幄之上,有的飞入衣袖之中,于是国人又改叫它蝉鸟。宫女婕妤等人都十分喜欢它。这些鸟只要落在谁的衣服上,谁就会受到武帝宠幸。在武帝晚年,蝉鸟渐渐死光了。妇人们特别喜欢小鸟皮,吃了鸟皮的妇人,大多会受到男子的宠爱。
《细鸟》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三,“禽鸟”类。抛开后面对小鸟能增加女性魅力的描写,体型如此小的鸟,是不是蜂鸟?很值得学者们研究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