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模拟课堂带来的启示
“贲永林老师准备给我们带来一节不一样的课堂,那就是让老师扮演学生,然后和贲老师一起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没弄错吧,这节课又不是没有教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包括推导过程谁不会呀?这课,真没劲!”
“没有学生,让老师当学生,忽悠,使劲忽悠!”
各种议论,纷至沓来……这也许就是“新生事物”的特殊“待遇”吧。
必须要交代一下背景。暑期,张雅名师工作室邀请贲永林老师到学区举行“特级教师贲永林‘学为中心’课堂展示暨报告会”教师培训活动,其中一个议程就是模拟课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当然,模拟课堂的执教是贲永林老师,学生则是有老师扮演。
一、教学进行曲
当贲老师的模拟课堂开讲后,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模拟”学生。贲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从一张研究性学习单切入,所以贲老师开门见山地导入:“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吗?”这样的导入,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关键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在前20分钟保持得较为理想。在一些动辄需要用故事、情景导入的课堂上,可能需要3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明确学习内容,是不是有“少慢差费”之嫌呢?
接着在处理学习单第一个问题时,贲老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合作学习,这时贲老师抛出了一个教育教学问题:“是先分工再交流呢还是先交流再分工?”在启发大家思考后,贲老师鼓励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忽悠道:“等会儿下课时,要统计一下各位发言的次数。”此话一出,顿时那是大手如林。困扰我们的课堂发言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似乎一下子也有了应对措施,真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跟着贲老师学教学在大家交流后,贲老师总结出:先交流才能促使“学习”有效地发生,而先分工容易使交流流于形式。接着,挑选两组代表到上面汇报。在汇报第一个问题第一小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呢?”时,在让展示的同时,还指导应如何进行板书描述。可以看出,贲老师立足于“学”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使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发展的“舞台”。
接着汇报第二个小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在交流时,贲老师指出:“他们刚才提到的哪个词很重要?”“学生”应声道:“转化”。可见,贲老师很善于引领学生倾听、辨析,又很好地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随后,他抓取要害,追问:“如何使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卡壳儿而教师又容易忽略。当然,这个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适宜的引导、启发。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会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价值——如何搭建脚手架。在“学生”列举了用不同彩色粉笔标识、测量、语言描述后,贲老师继续“忽悠”大家发言:“快点举手,等会儿可就没机会了。”这“忽悠”功夫,赵本山都得叫好。瞬间感觉,困扰我们的学生不举手的问题豁然开朗,那种感觉“么么哒”。在大家形成共识后,贲老师再次组织小组(同桌为单位)到上面展示汇报。
接下来,贲老师别出心裁地说:“接着,我们交流第3个问题。”第2个问题怎么“闪”了呢?只见贲老师指一名“学生”说:“你把题读一下。”结果,读错了读成了第2题。贲老师“狡黠”地看着大家:“有没有专心听,是不是就给现行了?”到此,总算明白了贲老师的“良苦用心”,一招一式皆文章。
第3题是让“选择一道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有关的问题,并解答”。贲老师利用“学生”完成研究性作业时针对此题的进行巡视记录,让不同的类型的问题都进行展示。并时不时提醒“这么好,还不鼓掌”、“不发言的还不知道给发言的鼓掌”等话语,提醒大家及时鼓励有创意的作业、不曾预约的精彩发言。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贲老师指出:学生在完成研究性作业时,教师要注意在巡视过程中记录不同类型的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记录,可以节省时间便于展示不同类型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贲老师的细心、用心从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对于第二个问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用相临的两条边相乘,为什么?由于时间关系,贲老师大略地让大家说了下原因,然后问道:“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用临边相乘吗?”“不能”大家应声回答道。“真的不能吗?”贲老师变换腔调质问道。大家心虚了,只有几个声音无力地说“不能”,这时贲老师指出:“如果知道相近两条边夹角的度数,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还能计算吗?”“这个当然可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应道。贲老师指出:“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这样‘点’一下,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会让学生产生什么反应?原来数学是如此博大精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小点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此外,还希望教师“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交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简单地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要一桶水,需要长流水。贲老师用他深厚的学科知识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教育理念。当然,贲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点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是学习的原动力。
二、思考与感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贲老师用他灵动的教法,使我们感受到了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节回味无穷的课,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再次聚焦这节课的载体——研究性学习单。有人说,可以将学习单中的平行四边形改为三角形、梯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柱、圆锥等,对研究性学习单进行推广,这是值得肯定的,却近乎是“照葫芦画瓢”式模仿学习。如果说平行四边形属于形体知识,那么毋庸置疑地是形体知识基本上都可以这样研究性学习。但这种“改头换面”式的学习终究是表面化、肤浅化了,我认为真正地学习应该是由表及里地领会其设计理念。
如果用心揣摩,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单的第一大题指向课标要求,指向学习的关键知识,是基础性学习目标。第二大题指向教学难点、知识易混点、“瓶颈处”,是发展性学习目标。第三大题则指向知识运用,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应用性目标。第四大题引领学生自我反思与对话,有助于及时发展“疑难杂症”,寻找共性问题,启发点拨。当然,这些仅仅是从贲老师的这节课中领略出的一家之言,素材有限,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偏颇,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同仁斧正!
从教多年,习惯性地在学生面前一脸严肃地指手画脚,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表现“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其实我们真的懂学生吗?这次的模拟课堂让我体验了一把当学生的感觉,作为“学生”的我产生以下感想:
1、学生不举手、不回答问题,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想法;
2、学生不举手,多是老师没充分“忽悠”;
3、学生思想溜号,多是觉得事不关己。要让学生觉得下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我来回答,适度压力,保持学习的动力。
4、教师及时的评价鼓励很重要;
5、教师的一句话不要说得太长,简明扼要最好。
当然,这节模拟课堂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众所周知,贲老师的课堂亮点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有很多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然而如果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话,贲老师的这节课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与旧知识的联系,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与测量基准有关),再比如推导过程方法多样性。此外,这种“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陷入“主体性神话”误区,如何加以避免,需要在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与探索。
毫无疑问,跟着贲老师学教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边走边学习边思考,争取使我们的课堂少一些教条多一些灵动,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启迪,少一些教师控制多一些学生绽放,从而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