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员要素管理
内容:
(1)人员储备与连续性
(2)人员能力评价与管理
(3)人员培训管理
(4)人员绩效管理
关键成功因素:
(1)团队能力的互备性
(2)岗位培训是否充足且适用
(3)是否有成熟的知识管理体系
(4)人员绩效考核指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5)人员绩效考核应用是否真正有效落地
风险:
(1)负面情绪
(2)人员连续性问题
(3)沟通问题
(4)考核指标不明确
2. 资源要素管理
2.1 工具
(1)工具的基本运营
a. 保持稳定性,按照生产系统管理
b. 挑选合适的员工进行日常维护
c. 适时地改进
(2)工具淘汰
a. 技术过时
b. IT服务项目终止
2.2 知识管理
管理流程:
(1)获取
分类:覆盖的范围、知识评分、浏览量、知识地图
项目内部和项目外部(内部:日常运维案例问题记录;外部:互联网或跟踪供应商发布知识)
(2)共享
对内共享和对外共享两种
知识具有保密性要求
(3)保留
分级
分类保存
审核
(4)评审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定期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全面评审
时效性、完整性、正确性
关键成功因素:
(1)知识识别与分类是否准确
(2)知识管理流程是否制定,是否合理
(3)知识积累的数量
(4)知识的利用率
(5)知识的更新率
(6)知识的完整性
(7)各类知识的比重
(8)知识的发生数量与事件、问题发生数量的对比
风险:
(1)知识私有化观念(主动性)
(2)知识共享的风险
(3)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风险
(4)持续性风险
(5)隐形知识很难转换为显性知识
对应的措施:
(1)提高员工提交知识的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
(2)建立共享安全制度,建立积极沟通
(3)考虑工具的易用性
(4)定期评审工作,保证知识的可用性
(5)把知识管理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3. 服务台
主要活动:
(1)响应呼叫请求
(2)发布信息
(3)供应商联络
(4)运营任务
(5)基础设施监控
2.4. 备件
备件管理是确保服务如约完成的重要手段
3. 技术要素管理
(1)技术研发规划
(2)技术研发预算
零基预算:不受现有项目费用的限制、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不受现行预算约束、编制预算的工作量大
(3)技术成果的运用和改进
a. 对技术成果进行培训和知识转移
b. 对技术成果进行演练或推演
c. 对技术成果进行优化改进
4. 过程要素管理
内容:
服务报告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
问题管理
事件管理
变更管理
发布管理
配置管理
安全管理
容量管理
可用性与连续性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