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对小说里张飞的描述,张飞性格鲁莽,嫉恶如仇,一生威名显赫。而我也认识一个人,他虽然没有张飞的八尺身长,但却燕颔虎须、嫉恶如仇。他叫刘盛,是基层的一名纪委书记,守护着一方清廉。
初识他时,我还在读六年级。
记得那是八月的一个下午,我和父亲正在地里摘辣椒,火辣的日头烧得我头发都散发出了焦灼的味道,我心里十分抱怨父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辣椒,看着这茫茫一片辣椒林,我知道这又得忙到晚上七八点了。年少的我,很喜欢偷懒,于是假装腰痛,走到树荫底下伸懒腰,却发现有两个人挑着箩筐从远处走来,这不正是大哥吗,另一个又是谁呢?
“爹,这是我的同学刘盛,这次也分到我这里。”大哥隔老远大声的对父亲说道。
“叔老好,今年种这么多辣椒啊!”那个叫刘盛的也客气的说道。
大哥刚从师范毕业,现在分配到自己家乡,原来和大哥一起走过来的也是分配到我家乡的教师,不过同样身为教师,他看起来却比大哥粗鲁很多。粗黑的头发根根笔直朝天,眉毛乌黑浓密,两眼坚定有力,汗水浸透下的一身腱子肉格外明显,酷爱看《三国》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活张飞。
在大哥的介绍下,我了解到,这是大哥同窗三年的好友,来自隔壁乡镇,也一样出身农村,家中兄弟姊妹盛多。只是别人第一次来我家,大哥没有陪他游玩家乡风景,而是带他一起来摘辣椒,我在心中立马就认定他一定是个勤劳善良的人。
确实,辣椒摘了满满几箩筐,刘盛挑起最重的一担,上肩就走,父亲担忧的说道:
“你才十七八岁的孩子,肩膀压不得这么重的担子。”
“不要紧,叔老,一百五六的担子,在我肩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刘盛自信的回答说。
一百五六的担子!有我三个人重,这身手、这劳力让他瞬间就成了我的偶像。
这样的好劳力,这样的勤劳汉子,肯定会得到父亲的盛情款待。晚餐时,父亲把他珍藏了一年有余的高粱酒拿了出来。大哥不胜酒力,两杯酒后就有不能再喝了,而刘盛,四杯酒后依然笑声朗朗,丝毫没有醉意。
而他不仅劳力好,酒量好,篮球更是打得好。
威武雄壮的身躯,敏捷迅速的身手,让他在学校里获得了“牛”的绰号。篮球场上一声吼,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脖子上暴出的青筋足有大拇指那么粗,令在场所有师生都膜拜十分。那时还在读小学的我,是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他这样的身手。
只是再威武的英雄也有他的辛酸与无奈。
刘盛与大哥被分配到我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田村,一个离集市要翻越三个小时山路的山村,一个教学质量年年倒数第一的山村。
刚从师范学校走出来的毛头小伙,要在一个陌生的偏远山村扎根立足,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帮助,仅靠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却被这位勤劳善良的山里汉子给战胜了。第一学期期末,他们带出来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学生笑了,家长乐了,但是刘盛却恼了,因为学区研究决定把他们调到另一个偏远的山村——溪村。田村的家长多次集体到学区反映要把这样的好教师留下来,但是都无济于事,于是他们带着诸多不舍离开了田村。
由于溪村当时私立学校盛行,第一学期他们仅仅只招来二十个学生。县教育局督学不问任何缘由就是对他们一顿责骂,并下了通报文件。不到二十岁的小伙,面对突如其来的磨难,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迎难而上,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家访。终于,在期末考试时,他们用名列前茅的成绩换来了家长的相信,私立学校的学生也陆续转到公立学校,仅一年后私立学校因招不到生而停办。
多年后,大哥回想起这段艰苦岁月时常说,那时他们经常炒一根黄瓜一个红薯就是一顿饭,不仅要面对私立学校的冲击和家长们的置疑,还要面对社会混混的刁难和学区领导的责骂,他和刘盛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是男儿的泪水不是失败的沮丧,而是前行的动力。不平凡的经历让本就坚强的山里汉子铸就了更加桀骜不驯的性格,仅两年后,刘盛和大哥因教学成绩优异,纷纷调入中心完小。此时,我也在读初中,晚饭后经常到小学找刘盛打篮球,他那篮球场上的不服输精神,现在都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读了高中,念了大学,听说我的偶像刘盛在完小当了教导主任,后来考起了司法所长,再后来因工作出色当上了基层纪委书记。
时隔多年,我居然有幸同我的偶像刘盛一起在纪检战线奋斗。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是的,刘盛他做到了,他不仅勤劳善良的本色没有变,更多了嫉恶如仇的纪检人正气,他耐得住清贫,更守得住清廉。
纪检工作不是想象中的“香饽饽”,而是一门既要动真格得罪人,又要能守得住清廉、耐得住寂寞的苦差事。特别是对纪检工作人员实行“三转”以来,纪委书记不能再分管其他工作,只能一门心思抓作风、查案子,这就意味着纪委书记不能再为主要领导分担工作,那么纪委书记在主要领导眼里的地位也开始下滑。如此转变,多少纪委书记没能适应,而刘盛却丝毫没动摇。
领导不支持,干部不理解,让刘盛的工作一下子陷入了被动。但是桀骜不驯的山里汉子是不会轻易被击倒的,他一边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边处处以身作则。不管晚上加班到凌晨几点,第二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不管来的是何人,哪怕是自家亲戚,他坚持工作日不饮一滴酒。在他的身先士卒下,政府干部以一改往日的习气,早晨没有懒床的,工作日也没有饮酒的。
每次刘盛来我办公室,我都会留他交流几句,但是纪委书记身上的重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次都是匆匆的坐几分钟就起身离去。虽然我很是不舍,但却不好再留,我不能因个人喜好耽误他的工作,因为他的努力工作关乎着一方的清廉。那远去的背影散发出的一身正气,时刻鞭策着我砥砺前行。
j���6�J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