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审完了一本稿子《ZCGD》.暂时要和它说再见了。记录一下我和它的故事。
首先,不得不佩服我的领导超能打的业务能力。初审以后,我认为我已经把大部分问题挑出来了,但是我的领导看了以后直接找合作方聊了聊这个稿子存在的逻辑硬伤,并对他们进行了灵魂拷问:“这个真的是原版书翻译的吗?”对方在我领导挑出来的硬伤面前承认了事实的真相,并和我们修改了合作合同。最后我们给他把稿子退了回去让他看着原文改。其实,本来就该退稿的稿子应该在我手里就退回去,这种稿子都不能提交给我领导复审。是我眼光还不够。以后审稿的时候,不仅要看细节,不能光顾着捡芝麻,却丢了西瓜。
其次,要有更强烈的尊重原文、尊重作者的意识。对比我和我boss的批注。我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就直接修改,而我的boss很少直接动原文,只是很客气地打问号,然后加一句:“建议核查原文,建议修改成……”
然后,是核红的事情。有人对我说第一次修改完以后,你就核一下红就可以了。其实,再多花点时间细细看真的很有必要,千万不要相信你会一次性看出所有的问题,也不要相信这不是本版书,对方就会多么负责任。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发现有个部分前后不一致,就找合作方聊是否核查了原文,他们说他们也看出有问题了,但是因为我没有提,他们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有主动和我们沟通。所以这种事情,还是自己多操点心吧。
再说说审稿态度吧。希望你以后能更加客观地面对你的稿子,就算你不认同作者的观点,就算作者的观点有点落后,只要不是和主流价值观相悖,还是要尊重作者。年轻气盛的我很容易冲动,动不动就想因为一些作者的观点找合作方确认这是不是真的是他的观点。合作方大大很客气地认同了我不会尽信书的态度,并和我探讨了一些观点。但是,真的不要带进自己太多的情感,你可以质疑作者的观点,但是总是问合作方看起来似乎在怀疑他们的工作态度,这种事情真的是干一次就够了。
编辑真的是要有超级广泛的知识。稿子里有个部分,作者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一直用代词。我感到了浓浓的不尊重的味道,就建议补出人名,然后合作方超级专业的人士告诉我,作者和文中那个人矛盾特别深。作者讨厌他讨厌到根本不想提他的名字,没办法了才提了一次,建议保留原文。我差点就改错。还是努力学习吧。
在审稿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作者的背景。我的稿子作者出现的时候别人一会儿称呼他英文名,一会儿中文名。难道中文名是根据英文名翻译的?我就写出了修改建议:全书人名统一。后来不放心查了一下,发现作者是华人,在国外工作的时候外国同事当然叫他英文名,回国以后大家当然喊他中文名。吓得我赶紧擦掉了那条修改建议。
再说说退稿的事情吧。这是第一本给合作方退回去的稿子。可能是没想到会被退回去,所以他们就开始超级认真、超级用力得改稿。用力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提出的问题他们改了,他们自己想改的,又照着原文换了种说法重新写了。我的天,突如其来多出来的工作量。还得一个点一个点和合作方确认修改依据,重写我的审稿意见。求以后的甲方爸爸第一次就写好吧,谢谢您了。
最后,还是不够自信。一个稿子不管看多少遍,都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会担心哪个环节就被退回来,书出版以后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万一有敏感点自己没发现,书被全部从市场召回来怎么办?每个工作日都惶恐不安。一边惶恐,一边前行。时不时想停下来发呆,紧张到忍不住捏紧拳头,想罢工的念头闪几下以后,就会告诉自己继续努力呀。
要做多少事情,才能足够自信?现在,只能继续前行。状态越来越好了不是吗,搬家以后更方便加班了,看表的想法不再是还不下班,是还有两个小时就要下班了,又做不完了。心态也更加独立了,以前会想自己刚入行,自己解决不了的还有其他前辈看,现在会想,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争取不给别人添麻烦。要继续努力呀。
新的砖头稿子也打印出来了,总结完以后又得重头开始了,和每本书的缘分都是有限的,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掉书中的大部分问题。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