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谭市的金融中心地带,有一座刚建成的雷龙大厦,高73层。尽这座大厦还有未出租的空房,楼内电梯却不够用了。
一些租户给房东梁龙先生说,如果不尽快改善电梯服务,他们就要投诉了。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
如果我们跟着思维的习惯走,有一些很容易想到的办法:如提高电梯运行速度啦、业主错时上下班啦、限制入楼总人数啦等等。
如站在梁龙先生的角度考虑,方案会大不相同:比如蹭隔壁写字楼的电梯用;提高租金,这样就不用那么多的租客了等。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单一思维模式转换成多重思维模式。问题解决需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谁碰到了问题。
2.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从上班族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可以描述成如下: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受最少的气来完成我的工作?
从梁龙先生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可总结为:我要怎样处理这些投诉?
为了把房东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上,作为邮差的彼得弄到了大厦上很多人的请愿,寄给了房东,但房东假装没看见。
也许假装没看见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谁知道呢?说不定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呢!
这个方法不管用后,职员代表开始到房东的家里,带了一些警戒标志、臭气弹等,这下房东先生再也躲不掉了。
与职员会面后,他答应请咨询公司来解决此问题。结果时间一天天过去,情况毫无改观,咨询人员也不见踪影。
职员对房东先生越来越不耐烦了。
对于职员来说,他们现在满脑子只有“拿下那个混蛋房东”了,至于要求改善电梯服务,他们早就忘到脑后了。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之间的差别。缩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别或许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邮差分析,职员的理想状态是乘坐电梯时只需等一小会,现实的状态是他们等的时间太长了。
如果想办法缩短等电梯的时间,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呢?
邮差建议在每层楼都准备上蜡笔和镜子,等电梯的时候大家可以在镜子上涂涂画画,这样就不觉得等的时间长了。
邮差的建议得到老板的认可。
如此种种过了一段时间,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迎来了大厦启用一周年的日子,工程师过来大厦年检,找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是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工程师将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房东先生长叹一声:“终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
电梯提速了,职员不用在等电梯时写写画画了。几百人一下子就从高处到了一楼,然后就涌到了地铁口,地铁口根本一下容不了那么多人,一片混乱中,房东没能保护好自己,摔在了呼啸而来的列车前。
邮差参加房东的葬礼说:“就在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时候,他却倒下了,太遗憾了。”
一位老人对彼得说:“我开的百货商店离雷龙大厦只隔一条巷子,若是当时能在我的那座大厦和雷龙大厦之间修一条人行道,雷龙大厦的电梯太拥挤时,人们可以走进我的百货商店来做电梯,我还能招揽些生意啊。”
老人继续道:“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蹭隔壁写字楼的电梯,要是房东先生还活着就好了。”
故事到此结束。
在这个故事中,房东先生起初逃避问题,慢慢拖延问题,或者给出了一些边边角角的解决方案,都没办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从最初的问题逐渐拖拉出更多新的问题,并期望问题会自行消失,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碰到问题时,首先要弄弄明白:
1.谁碰到了问题?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是房东和职员碰到了问题。
2.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从职员的角度考虑是: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受最少的气来完成我的工作?
从房东的角度考虑:我要怎样处理这些投诉?
3.请第三方(咨询师、律师等)将房东和职员聚一起,就二者的核心诉求达成一致,给出两者都满意的解决答案。
房东若能按照此方法来做,不仅耗时少,更能避免后续带来的很多问题和麻烦。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了吗?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