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荐书小社散文想法
《邻人之妻》:以性为主题的纪实文学 看完居然出乎意料

《邻人之妻》:以性为主题的纪实文学 看完居然出乎意料

作者: 晴果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6:25 被阅读5次

    不否认读这本书前是消遣放松的。

    和《认知天性》同时挑出放上书架,因为觉得心理认知类的书要更集中精力,所以在潜意识里,给自己选了本休息的备胎。

    直白粗浅的书名明晃晃昭示着它的色情味道,除了大家共有的好奇和兴趣,也没抱太多奢望。

    《邻人之妻》:以性为主题的纪实文学 看完居然出乎意料

    真诚坦白,正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

    性的魅惑总是很致命的。

    古今中外,上下千年,与生俱来,无师自通。它霸道的占位于欲望之巅,不分昼夜和地点地对人们施加影响。

    这本书描写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深入资本化,社会结构变革以及文化对于传统价值的反叛,现代人的伦理价值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性的欢愉”具有了革命性的反压迫意味,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形式和标志。

    人们奋力从传统桎梏中挣脱,又面临着如何再建新的意义体系,以何种新的方式与他人再度关联。在充满激情的勇敢求索中,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惊世骇俗之路。

    本书开篇,描写了17岁少年哈罗德.鲁宾对摄影艺术杂志上全裸的美丽女郎充满渴望与情欲的幻想。青春期的年轻身体与旺盛情欲,让他对各种偷偷出售的裸女杂志青睐异常。

    对各种杂志里的裸女郎们,他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在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裸体女郎中,他发现了一位特殊女性的照片并为之深深痴迷。

    无论是富有古典美的身材线条,还是充满无邪活力的美丽脸庞,最令他神魂颠倒的是她笼罩在每张照片里的灵韵。她叫戴安娜.韦伯,成了哈罗德魂牵梦绕的梦中情人。也是他傍晚独处自慰时最令人心动的爱侣。

    若干年后,哈罗德在芝加哥开了一家为男性服务的按摩院。他一生相信美国宪法保障每个公民接触色情产品的权利。

    对于性文化这个敏感话题,人们讳莫如深,往往不敢正视。似乎与生俱来就不能见光,总想通过无视或漠视而让它自行生灭。

    特立斯的真诚和客观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他聚焦这些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冷静而坦诚的描述,不回避不矫饰,只是全无戒心地真诚袒露。对当事人和读者的尊重溢于字里行间,不褒贬不逢迎。

    特立斯更像一个观察者,静静的凝视,并将读者带进他的视角,照见内心,映射你我。

    发掘潜欲望成就的商业帝国

    书中几个性文化领域叱咤风云的代表人物里,《花花公子》杂志的创办者休.海夫纳应该是最为公众所熟知的人物了。

    海夫纳出生在保守家庭,在学校里守规矩,热心参加活动。退伍以后两年半读完了大学,娶了他的校园甜心米尔德丽德,有了孩子。做漫画家不成功便做了一堆普通工作,在纸箱公司,广告公司,百货商场和三家杂志发行商那做过事。

    在同龄人都在平庸的企业里未老先衰时,海夫纳最喜欢的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作家笔下那些丰盛的生命,闪亮的物品,与不同的女人一次又一次品尝爱情的琼浆,财富,权力,声望,让海夫纳体内涨满了青春的乐观热情,他成了彻底的乐观主义者,并决心用这些践行自己的人生。

    海夫纳将情爱冒险与社会地位和经济繁荣相联系,认为床上成功的男人做生意也成功。1953年,他创办了《花花公子》杂志,史无前例地在自己的杂志里宣传这种观点。而绝不像其他杂志里把性看成是遮遮掩掩的背德和丑闻。

    随着杂志出乎意料地热卖,海夫纳敏锐地发现,同时代有如此多的男人,有着同他一样的梦想和欲望。

    有了定位,又发现了需求,海夫纳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了践行梦想的运营中。

    《花花公子》急速窜红,原本孤独避世的海夫纳也开始在杂志中展示自己。他最终实现了杂志读者和自己共同的梦想,和杂志上那些惹火的玩伴女郎缠绵厮守,共筑爱巢。

    从1953年创办《花花公子》开始,海夫纳按照自己缔造的理想生活度过了一生,2017年9月27日以91岁高龄去世。

    性爱无底线,无限制,真的能达到人们渴望的身心自由吗?

    本书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要数约翰.威廉森夫妇创办的砂岩俱乐部。这是个以夫妇为主要组成成员,自由加入的性爱共享俱乐部。

    约翰.威廉森少年时代生活在亚拉巴马州,创办砂岩社区之前,在佛罗里达州和其他地方做空间工程师。自从遇到了在纽约人寿做销售的芭芭拉后两人一见倾心,芭芭拉独立热情的个性和威廉森倡导非独占性婚恋的态度不谋而合。

    他们结婚后,就将这种非独占性婚恋的态度放大到极致,在洛杉矶附近,创建了性爱共享砂岩社区。第1批参与者中有芭芭拉的上司兼情人—洛杉矶保险业经理约翰.布拉洛和他的美丽妻子,金发碧眼的朱迪斯。

    砂岩社区,意在创建一种自由自在的全新生活方式。夫妻间的婚恋关系,不会影响夫妻彼此和其他异性的自由性爱。来砂岩社区的每个人都可以毫不拘束地裸体相见,和自己心动的每个异性或同性享受欢愉。

    几年后,约翰.威廉森夫妇将砂岩卖出,它最终成为一种商业模式在经营。

    观察者的中立态度

    阅读本书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被裹挟与指引。这和作者特立斯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

    我总是疏离的,和所有人都是这样。我在做什么的时候总是想着假如把正在做的事情写下来会怎样,我总是对我能写下来的故事感兴趣。我也许正在打网球,但是心里想的是写下网球场的一个场景。可以说这是我做人最大的失败。——盖伊特.立斯

    盖伊.特立斯是位著名的记者,喜欢挑战难题。曾在《纽约时报》和《时尚先生》供职,他认真而执着,总能采访到大量私人故事。与此相矛盾的,却是他在采访后保持的那种超脱,在情感或其他方面上不受其影响。

    这种冷静超脱的态度,贯穿他写作生涯的始终,在写作本书时也如此。他耗时9年,走遍美国各地。虽然亲身参与了所有私密的活动:在砂岩俱乐部,在男性按摩院,但他却能不将个人的丝毫情感投入其中。如他所说,若即若离,以永恒的观察者身份游离于所有群体之外。

    应该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特立斯是最合格的,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无法与人共情的他,只能做一个冷静的凝视者。读这本书的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视角,观察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生。是非对错,欢喜厌恶,任你评述。

    时代在人类不断探究自我的洪流中滚滚向前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是关于60年代和70年代性解放的,体现了性解放的男人和女人。从这些具体的人和事发散开去,涉及了出版业、法律、宗教、家庭、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其中的社会信息不断累积,美国人的性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彻头彻尾的改变了。

    60年代美国人渴望回归自然,结果成了一场灾难。时代的风气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层层包裹的50年代引出了解开纽扣的60年代。

    锋者们用享乐主义的反叛精神,尝试了法国大革命以来最前卫和极端的东西。不必遵守法律,实践每一次性冲动。结果是退回到了野蛮人阶段,人们痛苦的发现,如果每个人自行其是,社会便无法实现正常运转。

    最直接的灾难是,60年代的无信仰滥交带来了艾滋病。这一代每个宣扬自由性爱的人都该对艾滋病负有责任。

    80年代最受关注的是全美疱疹和艾滋病不断蔓延的医学报告,很多人认为正是60年代的性放纵所致。

    人类在不断探究自我,追寻本性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

    经历过来势汹汹,斑斓奇幻的性解放浪潮的冲洗,成百上千万美国人最爱读的书仍是《圣经》,忠于婚姻仍是多数人认同的美德,尽管全美的离婚率比任何时候都高,再婚率也居高不下。

    ……

    亲爱的书友,当你读完盖伊.特立斯的这本《邻人之妻》,绝对出乎意料。虽以情色为主题,却并不色情。在众多精彩纷呈的人物和事件中,在浩大繁复的社会信息中,一定能给你带来不一一样的收获,引发你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邻人之妻》:以性为主题的纪实文学 看完居然出乎意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ix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