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提示,是行为发生的决定性要素;没有提示,行为就不会发生。
2.生活中的提示有很多是我们不想要的,但也有很多我们想要的。大多数人总是听从自然而无形的提示,却又拼命地想提醒自己去做一直忘记的事情。
3.动机和能力是持续存在的,而提示是非此即彼的。你要么注意到它,要么忽略它。因此,提示一定要明确地适时出现。设计出好的提示是福格原则1(帮助人们做他们已经想做的事)的关键。
4.生活中有3类常见的提示:
•人物提示:
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提醒去采取行动。行为最好与本能或生存相关。
靠记忆来确保自己每天完成新行为,是不大可能带来持续改变的。
•情境提示:
通过周围环境中的某些事物来提示行动。提示落在行动线下方时容易失效。
如果设置的情境提示太多,可能会产生反效果:令人变得迟钝,无法注意到提示。
在当今世界,我们的情境提示多是由其他人或其他组织所设置的。
•行动提示:又称锚点。效果最好。
通过既有日程来提示后续行动。
是一种将微习惯和行为结合起来的方式。
5.从当前日程中找到正确的锚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8e7045415d6a37b2.jpeg)
6.要形成可靠的习惯,你只需要将行为正确排序,为它们正确地“编码”即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8bc94499743db952.jpeg)
“之后”的力量更像是化学反应。为对的行为安排对的顺序,一个新习惯水到渠成。
7.设计“对”的提示的3个步骤:
•找到合适锚点:
锚点必须是生活中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锚点一定要明确,模糊的锚点没有用。
为新习惯匹配锚点需考虑:物理位置一致、频率一致、主题/目的一致。
•用试验将锚点与黄金行为联系起来:
效果好就继续坚持,效果不好则可以调整锚点和黄金行为组合的配方。
•使用“最后动作”优化锚点:精准定位。
8.现在,我们不从新习惯入手,而是先找到既有日程,然后再插入新习惯。
•碎片时间是培养新习惯的理想时段。
9.“珍珠习惯”:珍珠,来自痛苦的摩擦。珍珠习惯,就是与痛苦相伴的好习惯。
将原本惹人厌烦的事转化成美好的提示。
在艰难的时候,让自己做有意义的事,用正反馈去面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01487af19b75b792.jpeg)
10.微习惯如此美妙是因为它能引发连锁反应,而其中的奥秘就是:成效最佳的改变,源自感觉良好,而非感觉糟糕。
一行精华:
在既有日程中找到合适锚点;用试验将锚点与黄金行为联系起来;使用“最后动作”优化锚点。
触动,反思,改变:
1.提示是B=MAP模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同样,一旦我们重视了它,效果也会立竿见影。
2.在既有日程中找到锚点,然后插入新的微习惯,是最有效的养成方法。
锚点最好要精确到“最后动作”。
碎片时间对应微习惯,在能力链的五方面TMPBS都更容易承载。不过,要考虑好地点/频率/主题三方面的一致性。
3.“珍珠习惯”,就是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学会接纳痛苦,珍珠由此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