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农历九月三十日。王阳明的出生地是浙江绍兴府姚江畔的余姚县,故后世又称阳明心学为“姚江学派”。
王阳明的母亲郑氏临产前,祖母岑氏梦见鼓乐齐鸣,祥瑞齐现,紫霞仙子从五彩云端飘然而下,把一个男孩送入岑氏的怀抱,岑氏一惊,隔壁传来一声洪亮的啼哭声,郑氏产下一男婴,他就是王阳明。
祖父王伦,字天叙,号竹轩,遂给孙子取名“云”,以应梦兆。可是王云五岁还不会说话,家人很担心,或许因为受祥云吉梦的鼓舞,又或许因为隔代亲,爷爷王天叙对王云却很非常疼爱,整天将孙子带在身边,读书会友。
王云6岁那年,在家门口玩耍,正好一个和尚经过,他停下脚步,摸着小王云的头,端详了好一阵,说:“好个小孩儿,可惜道破!”所谓“道破”就是说破,这个老和尚又不知道小孩子的名字,只看了外表,怎么就说道破了呢,这个故事真的很神奇。
王天叙在屋里听见了,连忙走出来,想讨教个究竟,可是那和尚却以不见踪影。王天叙琢磨半天,也不明白和尚的意思,突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所谓“道破”,必是指“云”字道破了梦中的天机。
我在想,名为云,暗示的又是梦中场景,那就是云云,与芸芸谐音,芸芸乃大众之义,显然不是出类拔萃之辈。
王天叙也是一个饱读之士,熟度四书五经,只是不热衷仕途罢了。他很快讲孙儿王云改名为“王守仁”,取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比失之”。仁是根本,知仁才是真知,否则只能是小知,小知之人往往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改名的第二天,王天叙想练练字,提笔写下“大学之道”四字,沉吟半天,却没有落笔挥毫,站在旁边的王守仁以为爷爷忘字了,忽然朗声念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五年不曾开口的王守仁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念完《大学》全文。全家人无不惊讶,王天叙大喜过望,又试着让他背诵其他儒学经典,王守仁无不应对自如。
王守仁一直跟随祖父左右,祖父所诵之书,皆以默记在心,当时可惜不能说话,今一旦能言,便倾泄而出。改名之效如此神速,你说这也太神奇了吧。
王守仁天资如此聪慧,家族的基因想来作用不小,爷爷饱读诗书,但淡泊名利,他的父亲王华,小时候也是个神童,而且非常用功。成化十七年(1481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王华在殿试被明宪宗钦点为状元,这一年守仁九岁。
王守仁不但传承了父亲的天资,其实他后来创立的阳明心学,与王华的思想也有一些关系。
此次皇帝廷试的题目是:“皇帝制曰:朕祗奉丕图,究性化理,欲追三代,以底雍熙,不可不求定论焉。..." 朱熹理学向来被认为是圣学的定论,明宪宗的考题要求试子各自发表自己对圣学定论的看法,说到底是要明确正宗的孔孟之道到底是什么。
王华的答卷中说:“盖人之一心至虚至灵,所以具众理者在是,所以应万事者在是。但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其全体大用始有不明矣。...臣愿陛下穷理以致其知,存诚以立其本,而凡一念将发之顷,必察其天理人欲之几:天理邪?必循之而造其极。人欲邪?必遏之而絶其根。..."
王华这种诚意为本,事上去私欲的思想,不能说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没有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