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师范院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的我,怀着忐忑而又兴奋的心情,回到了我的母校,开始了我的从教生涯。
两年语文课下来,我没有带出什么成绩。正好学校那唯一的音乐老师调到城里去了,号称“百灵鸟”的我就补了这个缺。我说不上不情愿,因为毕竟带音乐课要轻松得多,平时我又那么爱唱,但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隐隐的不舍,毕竟我的专业是语文啊!可是学校的安排我还是接受了,也许是源于带音乐课很轻松那一点私心。
寒来暑往,一首歌一首歌地唱下去,竟淡忘了时光,当细细的皱纹爬上眼角,已过去了十年。
回首这十年,除了上课,就是空闲下来读读书。代课似乎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读书却成了我最大的消遣。没有一个人会天生甘于平庸。而有时人之所以平庸,只是克服不了懒惰而已。
我虽然也不例外,但面临专业渐失的隐痛,还是促使我在必要时克服自己的懒惰,朝着喜爱的方向踏歌而行。
读书、写文章永远和语文不分家。读教育理论,读小说杂志,读大部头的文学著作。在这里我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每每读到入心处,如春风拂面,如甘泉入口,如置身于清明静美的世界里,竟也忘记了世上一切的烦恼。
2010年,也许读书增加了文化底蕴吧,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而我的教育生涯也因而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弯,可这个转弯,转得尴尬而惶惑,以至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来到市里的新校,才深深感觉到身上的压力。一是学校大,管理严;二是岗位竞争激烈;三是学校只看重成绩。我就带着这种压力接了语文课。一切要从头开始。
刚进校的第一个学期,学校举行了公开课,当时我是很不自信的,毕竟十多年没代语文了啊!但我还是做了充分准备,凭着我本身的专业,和近年来的阅读,我大胆地走上讲台,把对自己的质疑抛到了九霄云外。谁想课堂效果很好。那一天讲的是《背影》,在范读的时候,我完全进入了角色,孩子们和听课老师都深深地沉浸在我的朗诵里,读到深情处,全程安静得仿佛时间停止了一样,只有父亲送儿子的一个个画面,一个个真切的场景,在每一个人的脑际回荡。末了,我听到了唏嘘声,那是一个女老师被感动的声音,几秒钟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文章这样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呢?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每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最后让学生写一写的环节,可能目标指向不够明确,但布置完作业,也正好下课了。台下又一次掌声雷动,我在掌声里带着兴奋走下了讲台。
接下来是点评时间,他们说我很优秀,可是不知谁冒出来一句:“她只是个音乐老师啊!”最后的评论结果是:“这堂课虽然很成功,但不能入围,讲者基本功很好,但对课文把握不透啊!”从此我与公开课再也无缘。即使偶然遇上两场,也是对课文驾驭不熟。自信像失去助力的火苗,只剩一豆微光。这弱弱的光芒还会燃出火花来吗?
就让它影影绰绰地燃烧吧!
当一扇门关闭,会有一面窗子打开。当心理不被压力逼迫的时候,轻松便会与我相伴。我在闲静的时光里,修筑文字的宝塔。
从2014年,我开始用稚嫩的笔抒写生活,写教育日志,写生活感悟。那朵失去助力的火苗莹莹点点地闪动起来。报刊和微信平台上逐渐留下了我的脚印。虽然微不足道,但我已有了爱的方向。可我还是讲不好公开课,也许思想已游移,也许面对它就会生发懒惰,这些总让我的课遗憾重重。虽然课堂总是遗憾的。
耳边还时常听说,她原先是代音乐的。它成了我盖在脸上的印章。看来这辈子我都与它有缘了啊!
音乐成了我永远的痛。常言说十年磨一剑,如果我那十多年磨的是语文这把宝剑,也许今天是另一番天地了。
尽管现在我再也不会为代课忧心,因为有一颗进取的心在,可是那痛已经变成了衰老的皱纹。衰老吧,我已是一枚挂在树梢的秋叶,但她好歹总还是金黄的。冰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音乐之痛是我的一块云翳,何况它由我造就,那就让我坦然地把它镶在我的天空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