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乡随笔散文乡土故事
【巴暘随笔】故乡散忆(27-28)——捕鱼

【巴暘随笔】故乡散忆(27-28)——捕鱼

作者: 巴暘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22:34 被阅读11次

    渔网的升级版(2)一般是针对大网,除了在网的下边绑上一排铅坠,还在网左右两边各穿一根比网宽度略长的长棍,把长棍在网上绑紧固定,这就解决了左右两边容易跑鱼的问题。捕鱼的时候,也不用再扯着网的四角,只需左右的两人各扶着长棍,略微将网向后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协调的走动起来,更不用担心鱼儿会从网的上边跑掉,因为这种网一般做的比较大,会高出水面一大截,加上有长棍固定着,不容易走形,是最得力的捕鱼利器。

    升级版(2)的渔网个头比较大,大点的孩子才用的来,而且一般是在坑里用。小河的宽度窄,两边绑着长棍的网来回折腾起来很不方便,而坑的空间大,这种渔网就大有用武之地。

    坑里的水深适合捕鱼的时候,村里的几张这样的大网就会齐上阵,两人一组,在坑里来来回回的网鱼,走到岸边时就猛然把网抬起,里面往往就是“扑扑啦啦”的白花花的一片,除了大鱼小鱼,还夹杂着些河蚌,海螺,河虾之类的。在大坑里,网鱼收获会更丰,经常能网出几斤重的大鲤鱼、草鱼、鲶鱼等,是村里的孩子们大联欢的好地方。

    在水满坑满河的盛夏,由于水位深,这种捕鱼方法也就不适宜了,想要吃鱼,除了钓,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用粘鱼网来“粘”。粘鱼网是一种长条形的网,下面挂着铅坠,上面绑着浮标。上网边在浮标的作用下飘在河面上,形成一条浮标线,而整个网面被下面的铅坠拉到到水下,形成了一堵垂直于河面的网墙,这种网的网线很细,一般又有多层,水里的鱼儿游过来,试图钻过网面的时候,就会被细细的网线缠绕住鳞片和鳃盖,如同“粘”在网上一般,很难再挣扎下来。

    在小河里粘鱼,不用下水,找根长绳子,一端绑上块土坷垃,奋力一扔,绑土坷垃的这端被扔到里河对岸,然后在绳子的另一端拴上粘鱼网,一个人到对岸去缓缓的拉绳子,另一个人则慢慢的拿着粘鱼网一个浮标一个浮标的往河里放,岸的这边放,岸另一边拉,直到把整条网放在河中合适的位置,再把网的两端在两边的河岸上固定住,这样就形成一条几乎横穿整个河道的封锁线,鱼儿在层层粘网的围堵下几乎没有逃掉的可能。

    粘鱼网放好,就观察着水面上的那条浮标线,发现有动静,就是有鱼被下面的网粘住了,两端同时抬起网,就可以看到“粘”住的鱼挂在网上挣扎。要想把鱼解下来,就需要一个浮标一个浮标的把网收到“粘”住鱼的位置,把鱼儿给卸下来。但这样粘住一条鱼就收一次网,实在是太麻烦,所以很多时候,粘鱼网放好以后,就可以不用管他了,反正鱼儿“粘”上后一般也挣扎不下去,网放在河里,可以放心的去忙别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再来收网,就会看到整个网面上东一条西一条的粘住好多条鱼,慢慢的把网收回,把鱼一一解下,就大功告成了。

    用粘鱼网“粘”鱼,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在放网和收网的时候,浮标一定要一个一个的按顺序的放和收,千万不能越位,不然网很容易缠成一团,细细的网线一旦绕在一起,就很难再解开,这张网基本就废了。

    另外一种捕鱼的方法就是“涸泽而渔”,当小河里的水位更低的时候,就在河道中的选一段,在两端建好小围堰,孩子们则拿着脸盆,将围堰围着的那段河道里的水不断的泼出来。每端的围堰处通常是两个小伙伴一起,一处岸边一个,鼓足力气,加满油,使劲的用盆把水泼到围堰外,围着的河段水位就越来越低,大点的鱼开始露出脊背来,青色的那是草鱼或者鲫鱼,挂着点红色的那是鲤鱼,而黑黑的则一般是鲶鱼。性急的孩子这时就拿起网兜去网,或者徒手去抓,其实完全是没必要,鱼儿已经是囊中之物,稳重的孩子则继续往外泼水,直到水泼出完,露出河底软软的淤泥,鱼儿再也没法逃,有的只好往泥里钻,头深入到泥中,身子还在泥外,如鸵鸟一样自欺欺人,更多的鱼儿或是在泥里乱扑蹋,或是躺在淤泥里,露出白白的肚皮,小伙伴们就把这些鱼儿一一抓起,放到盛鱼的桶盆中。

    在小河里围堰泼水捉鱼,是十来岁的小孩子们爱干的事,而大人们通常是用水泵,把坑里的水抽干,一坑大大小小的鱼儿就在劫难逃了。

    河底和坑底的鱼儿除了鲤、鲫、草、鲶等常见的食用鱼类外,还经常有一种色彩非常艳丽的小鱼,这种鱼的形状和小鲫鱼差不多,但身子要更为圆一些,身上带着七彩色。它的底色其实还是白和青,鱼鳃、尾鳍、腹鳍处一般挂着浅红色,两个侧面颜色变化丰富,亮蓝、淡绿,浅黄等几种颜色很自然的过渡着,光线照射下能反射出各种色彩,亮闪闪的,甚是漂亮。这种鱼较小的时候,颜色还不是很明显,慢慢的鳍、鳞最先挂有浅红色,小时候我们甚至误认为它是“鲤鱼”的幼鱼,后来才知道这种鱼儿是长不大的,儿时见过最大的也只有拇指大小。

    小时候把这种小鱼叫什么已经记不得了,现在查了些资料和图片,确认这种小鱼应该就是“鳑鲏”。因为身上的绚丽色彩,使它们成了小孩子们的最爱。河水泼干以后,在河底经常能发现这种小鱼,孩子们看到后,就小心的把它捡起来,放在水盆里,拿回家,找个玻璃罐头瓶,装满清水,把这些彩色小鱼养在里面,作为自己的小宠物。彩色小鱼在暗绿色的罐头瓶中游来游去,非常好看!

    虾虎的头

    河底特别是坑底还有一种小鱼,叫虾虎,浑身泥色,略带有斑纹,头大大的,眼睛像青蛙的眼一样,鼓鼓的。这种鱼生活在河底或坑底的泥沙中,一般也得把水泼干后才能逮到。它的身材很短小,只有几厘米长,背上有脊椎,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虾虎的生命力比较强,离开水较长时间也不会死,也是小孩子们爱养的“宠物”之一。

    虾虎

    水干以后,另外两种常见的鱼类就是泥鳅和黄鳝。这两种家伙都会钻泥,身子又滑溜,很不好捉。小时候捉泥鳅,不是用手去抓,而是双手的手掌摊开,成捧状,从稀泥下抄过去,一把捧住,然后马上捂结实,手指要并拢,不要留有缝隙,不然狡猾的泥鳅肯定会从指缝里钻出来。黄鳝更狡猾,没等水泼干,就钻到泥的深处无影无踪了。

    那时家乡的人们捉黄鳝,通常是等河水干涸以后,晾晒几天,河底的稀泥逐渐板结在一起,然后拿铁锹去刨,沿着河底并排的刨下去,躲在泥里的黄鳝还有泥鳅就被翻了出来,板结的河底再也没法迅速钻进去,只能束手就擒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暘随笔】故乡散忆(27-28)——捕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ei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