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都谁在玩? 沐白IT认知笔记 05-25 00:00 关注 首先是传统的咨询公司,这些当属埃森哲,IBM,德勤等,尤其是IBM这几年利用数字化机会有了非常明显的增长。这些国际性传统公司的特点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咨询服务能力和基因,以及国际性正面名牌形象。IBM承接了安达信的咨询能力,几十年以来的新技术代表,从蓝色巨人到现在的Worsen,以及自身的几次扣人心弦的成功转型经历,几乎就是现代数字化转型的现身说法,极具市场扇动力。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德勤则利用并购德鲁克咨询公司,波特五力竞争力咨询公司,以及自身审计业务积累下来的大客户基础,承接大量的数字化转型咨询业务。 而埃森哲凭借安盛咨询基因和技术服务外包的经验一直占有数字化服务的头部客户。 这些传统的咨询公司在中国数字化服务市场玩得不亦乐乎,核心竞争力就是咨询能力,映射到服务场景就是咨询顾问非常娴熟的方法论施展,比如对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框架,企业架构(EA)理论,系统论,创新方法论等,对极度缺乏方法论的甲方有极大冲击力。加上这些老牌公司凭借对传统行业服务实践的积累,对甲方数字化转型需求理解往往一语矢的。如果中国传统的IT服务商,也包括互联网公司要这些公司比拼咨询服务水平的话绝对要有“荆轲刺秦王”的勇气。因为前面讲过的映射到服务场景的方法论绝对对他们来讲是缺失的。这不是挖一个咨询团队,办个咨询培训班能够解决问题。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基因层面的问题。 所以,这类以咨询服务能力的老牌咨询公司,都不以项目工程实施服务作为竞争力的构成,甚至直接拒绝实施服务的提供。 这些咨询公司在中国数字化服务领域攻城掠地,表现的非常抢眼。同样很抢眼的是本土公有云原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他们的特点就是财大气粗,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双火轮,在数字化转领域如入无人之境,从咨询服务,到项目工程实施都一并承揽,涉及的也几乎是全行业,但似乎在智慧城市业务领域更为出色。只是落实到项目具体落地实施,基本上需要借助传统IT外包服务商的工程能力得以实现,毕竟互联网公司对传统行业的理解还需要时间积累,以及相对高的人员成本。 接着就是传统IT服务提供商,他们特点是多以人员外包的形式承接数字化转型项目,以其长期积累下来的项目实施能力和成本优势往往能够得到互联网公司和云厂商的分包项目。但自身缺乏咨询能力和新技术产品,优势在于人多,能快速交付。应该来讲对中国数字化转型实施,他们是贡献最大的群体,但得到利润最少和发展也最为吃力的,尤如过去的外贸厂商。 所以,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命题,这些传统IT服务商与甲方一样需要去解答,而且解答的痛苦程度绝对比甲方更加难受。对内部来讲,必须是基于业务模式转型才能改变这种低价值的服务模式与收入模式转型,其复杂性与挑战性尤如凤凰涅槃式的变革,成了还是凤凰,不成就死鸟,极具艰难性。另外,对外部来讲,尽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但往往不能适应甲方现有的数字还转型服务诉求,特别是项目周期长和签到单不确定性极度挑战这些IT传统服务商高层容忍度。举个例子,甲方的一个数字化项目从技术交流,到调研需求,到项目科研立项,到科研实施,再到科研论证,再到实施项目立项几乎都要一年时间以上。这种时间成本对于IT传统服务商来讲绝对难以承受的,即使承担,实施项目也未必能够落单。所以,这些项目往往也只有互联网公司和云厂商能够承担得起、熬的得住,最终也能成就甲方大额订单。这时候,传统IT服务商也只能是继续当年码农的干活。 原文出处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08012994962559382%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