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以各种方式走过国内的一些地方,山川高原,森林湖海,荒漠草原,旧城古巷,尤其是对爬山,我有着一种痴迷,走得多了一直留有写游记的习惯。那时候笔下是悸动的,本来风景有7分,也一定要靠想象把那3分写上去,现在读来还能感受到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青春的不羁和激情。那股气现在依然有,我依然是在公司浪的出名的那一个,却不是当初那股子味道了。
这次去的是广西桂林,一座旅游城市,因是部门团建的缘由,也就没的选了,不然我更喜欢小众的所在。
桂林这个地方取桂树成林之意,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到那里的人大都为了看山水,当然也不乏有人为了阳朔这座弥散着粉红色气味的艳遇之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确如此,喀斯特地貌确是在山川当中独居风采的一笔,不似东南的连绵之美,桂林的山就如同建筑大师的作品,极具错落的美感,近远相叠,高低相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乏是一幅完美的画面。从山脚沿着轮廓向上看,你会觉得那是如同北方汉子一般刚性的曲线,却在到了山顶处骤然与另一条融合到一起,犹如闹中取静,曲中求直。大抵山上都是绿树掩蔽,却是有那么零星几块岩壁像被削去了一般,光裸裸的不知害羞,岩壁上深浅两色交相融合,于是就有了九马画山的故事。
要说桂林山水的美,7分是自然之美,剩下3分便是游人的想象之美,路过的山同中有异,姿态各千,如果撑一只竹筏沿江水顺流而下,烫一壶米酒,借着傍晚的残阳望山中之境,喝到半酣半熏之时,那这山水之地真是包罗万象的人间仙境了。
桂林的水,带着几分柔美,不同于我所见的河流,大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美,它的味道犹如小女儿的含羞的姿态,有波纹,不甚明显,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拒还迎,欲说还羞。江水寒冰,宛若大家女子的矜持,目光所及之处清澈见底,又如同未经世事消磨的女孩子心中的梦。
桂林山水,不足以让人称叹为惊艳,却是极具中国传统之美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人文风俗必将与当地的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桂林地处西南,潮湿之地,又因当地水硬度高,所以饮食多是酸辣,导游介绍说,酸预防结石,辣祛除寒气,由此桂林米粉算是当地的一项特色饮食了。再者,但凡偏远山林之所在,要么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要么是民风淳朴,我在桂林只能称上是惊惶一瞥,但感觉还颇为深刻,这座人均收入3000的小城虽然被随旅游带起的商业化影响的稍有变质,但总的来看,这里的人情还是朴实的。
这可能也与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有关,我们都知道,广西是壮族的自治区,壮族向来是安分守己,存在感并不太高的民族,所以我想他们的质朴是否会与这个民族的文化有关,壮族产生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时期,所以这个民族是以女为尊的,连婚娶也是女娶男,女子是有着母性情怀的,不同于男性骨子里好战的因子,一定要去杀伐争夺,故而女权影响下的民族文化没有争夺的欲求,也就无处去谈这个“刁”字了。诚然,这也是我的猜测罢了。
在这样的一个所在,山川秀丽,江河遍布,了解古文明的人会知道,凡流域,就可能会孕育文明,桂林,同样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宝地。桂林的历史距今约1万年,桂林的文化也是山水文化,从明太祖朱元璋令其侄孙在此地封王建府,据说选地风水极佳,保佑广西贡院走出了多位状元,更有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考生陈继昌,再古今此地吸引的一众文人墨客,看山如观画,读山如读史,桂林奇山异洞中摩崖石刻入眼皆是。到近代,李宗仁为首的桂系也是近代史上有分量的一笔。
总而言之,桂林作为我在西南的第一站,留下了一个颇深的印象,然而我还是更喜欢西北的风光,走的地方愈多,这种感觉愈深切。
十里画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