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读书@产品
【读书笔记002】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读书笔记002】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作者: 铁拾新尝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9:19 被阅读45次

    关于作者

    贾尔斯•科尔伯恩(Giles Colborne),用户体验服务公司cxpartners联合创始人与CEO,对用户体验设计有深刻见解和丰富经验。

    关于本书

    国际知名交互式设计专家力作,UI设计经典教程,从策略看设计心理学,经典的产品经理沉思录!本书介绍交互式设计的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书中阐释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令交互式设计成果最大程度简单易用的策略。本书适合Web应用、互联网产品、移动应用及其他交互设计人员阅读。

    摘抄和想法

    为什么安装打印机不能像插电源插座那么简单?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试着进行了解答“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代入感比较强。当然整个定义中主要还是在讲“简单”,比如什么是简单?为什么简单?怎样做到简单?其实我觉得换成书名的“简约”更合适,简约而不简单。

    前几天在给家里老人买保健品的时候,发现自己也需要吃点保健品了,毕竟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然后也就买了一瓶日常养护关节的保健品试试。第一次吃的时候,打开瓶盖看到这么大颗粒的钙片就有点心虚,果不其然,就着温水和钙片吞服时异常难受,颗粒太大有明显的异物感和阻塞感,吞下去后立马打嗝难受了十几分钟。第二次吃的时候试着掰开两半,发现还是不行,好吧,我再继续掰开两半并且置入杯中和温水混合,吞服的时候发现竟然还不行,逼上梁山的我就只能咬碎了......秉着一个用户的体验,我找了客服进行咨询,然后我被打败了,为什么就不能把钙片设计的人性化一点呢?设计人员有自己亲自吃过吗?

    无力吐槽

    说明书好像在说:“看看吧,我们为了向你解释明白已经费尽了心机。如果你还不明白,可就是你的问题了。”于是,他们就有了一种伪装的绝好方式,因为他们把失败的责任都推给了用户。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根本不会看使用说明,他们只想拿过来就用。

    “我已经很努力了,谁让他们不看呢?”。这就是自以为吧,自以为提供了解决方案,自以为用户会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这也是产品经理最容易也最常犯的一个错误。


    公司一般都是以赚钱多少和增长快慢来说话的。因此在考虑简化用户体验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公司是怎么运作的。下面是Adaptive Path公司的彼得·梅洛兹(Peter Merholz)给出的一个技巧。大多数公司都是按照一个方程式运作的。例如:

    (汽车销售量)×(汽车单价)-(成本)=(利润)

    你要搞清楚简化用户体验将会如何影响方程式中的每一项。简化产品后公司能卖出更多车(例如,更符合用户的需要),还是能够提高价格(因为能给人更先进的感觉),还是能够降低成本(因为零部件采购价格更便宜)?

    这是我从事产品工作2年的时候才真正感受的东西,对于业务的开展,对于公司的运作,对于行业的理解等。这些重要的东西却一直被我忽略着,经常在办公室里做着一些海市蜃楼般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开发跟进等等,对于“为什么这样做”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解答。

    公司的性质就是盈利的,盈利主要靠公司的业务来实现,所以,做产品是不可能脱离业务的。要懂得分析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发现每一个优化的可能,从而带动业务的再增长,不区分线上线下。


    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任何脱离目标用户的需求都是伪需求。要理解用户首先要知道用户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具备怎样的特征?知道了用户是谁之后怎么去理解呢?不要在办公室里假设,去和用户进行交流观察,最好是能去体验他们的产品使用环境。做到经常和用户打交道,清楚明白的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然后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具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想起《参与感》中的小米模式: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


    主流用户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技术而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你产品的目的是完成某项任务,他们会掌握一些重要功能的使用方法,但永远不会产生学会所有功能的想法。

    主流用户占绝对的主体地位,专家型和随意型用户只是少数派。

    为主流用户而设计。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过这种用户的分类了,也渐渐忘了为主流用户而设计的初衷,迷失了自己。某某用户说要A功能,某老板说B功能必须上,某市场说C功能不上没办法做......

    其实每一个产品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为目标用户群体提供核心价值服务,只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就更不容易了。


    “删除”策略的核心就是干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聚焦于项目:

    聚焦于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这意味着专注于那些承载用户核心体验的功能,也意味着交付的功能必须能够消除用户的挫折感,能够消除他们的焦虑。

    聚焦于可用资源,通过删除残缺的功能、不切题的元素和花里胡哨的东西为用户提供价值。

    聚焦于达成用户的目标。纠结于流程会陷入细节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删除那些干扰性的、增加用户负担的“减速带”:错误消息、不知所云的文字、不必要的选项和造成视觉混乱的元素。

    “删除”在四策略中我觉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最直观的最有效一个策略。

    删除的前提是有东西可删除,“先增后减”的理念就适合于此。我们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才能去分析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可以删除的。就像我们看书,并不需要我们把整本书背下来,只需要汲取自己当前最需要最有价值的极小部分内容即可。


    用户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因此,着手组织之前首先要理解用户的行为:他们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这是“组织”策略中的——围绕行为进行组织。也是其中最有感触的一个,感触的原因与“组织”其实没什么关系。而是自己对于这种问题的思考极少,没有这种潜意识。就如打开一个新软件,随意浏览下就卸载了,而不会自觉的去想它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它的用户群体等?如果我没有产品经理这个身份我想是理所当然的,是因为不够热爱吗?我想年度计划的关于产品分析行业分析的内容是必须再加量加价了,只有大量的刻意练习,才能养成下意识的反应。我希望以后的自己,拿着一个产品,不用多久就能说出来它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行业情况等。


    使用隐藏策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隐藏一次性设计和选项。

    隐藏精确控制选项,但专家用户必须能够让这些选项始终保持可见。

    不可强迫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户使用自定义功能,不过可以给专家提供这个选项。

    巧妙地隐藏。换句话说,首先是彻底隐藏,其次是适时出现。

    “隐藏”策略也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吧。前三点是术的内容,最后一点是道的范畴。折叠到更深层级的页面,通过长按方式触发隐藏内容等。其实给专家用户的选项也应该尽可能的少,如微信,在这一点就做的很克制,只为主流用户而设计,我想它是做到的,不过微信也是全民性的产品,不具备普遍效应。


    设计简单体验的一个秘密,就是把正确的功能放到正确的平台或者正确的系统组件中去。

    “转移”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策略吧,本书也只是用了少数的笔墨去描述。我觉得不单止在系统之间转移,也可以转移给用户,因为用户是有认知能力的,当认知提升后,有些功能就不是必要存在的了。


    果然,又出现了规划谬误(人们倾向于低估任务所需完成的时间,即使是在以前已经承担过相同任务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竟然花了5个多小时,今天的任务估计完不成了。唉,滚去吃饭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002】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l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