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
书印导读 62《爱与黑暗的故事》

书印导读 62《爱与黑暗的故事》

作者: GB书含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3:17 被阅读19次
文化和知识常常让人掉入“深邃的枯井”而无法回归“肤浅的狂野”!
图注 : 书印导读
这是一部深邃的书,可是我该怎么定义深邃呢?深邃的反义词是肤浅吗?如果肤浅是不可取的,那这本书告诉你,深邃同样是不可取的。人该如何活在这世界上,对于曾经的多灾多难,到底是应该选择淡忘,还是铭记呢?这两种方式,就如同肤浅与深邃一样,不可杜哲。
这本五百多页的个人传记性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作者奥兹最成功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被阅读。《这个杀手有点冷》的13岁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在二十多年后自导自演了同名的电影,这源于她的犹太家庭经历,通篇希伯来语的对白,与其深入骨髓的忧郁气质,让这部电影传神且黑暗,温暖又伤怀。
《爱与黑暗的故事》是一部了解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建国,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跨越描写了三四代犹太人的痛苦记忆,以极其平和的方式,展开了一个家庭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男孩,最为深刻的,也是心底里最为广泛的对母亲的记忆,贯穿着整本书。
而书中38岁就抑郁而终的母亲,充满了矛盾与内疚,似乎也代表整个以色列国的矛盾与内疚(因深邃而带来的内疚)。
在这个地球上,能“内心深邃到内疚”的民族,或许就只有犹太人了。同样数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有一种对待深邃的办法,那就是集体遗忘,用肤浅来系统重启一遍。不能说这样很好,也不能说这样不好,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集体的“母亲”,对当下极度尊崇的文化,一次次让我们回归了傻乐的天真。
文化和知识常常让人掉入“深邃的枯井”,无法回归“肤浅的狂野”。
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一种深深的痛彻感,一个天生敏感的人,每一次的成长都在付出代价,这代价就是比那些不敏感的人,经历的伤害要多得多。抹去了肤浅的傻乐之后,敏感者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以至于被黑暗包裹。可他们往往不肯走出来,与其说是深陷其中,不如说是即便在黑暗里也乐在其中。
一颗是蓝色,吞下去可以让你敏感且知识丰富,但不容易获得快乐;
一颗是红色,吞下去可以变得愚钝且开朗乐观,但不容易理解深刻;
请问如果是你,会选择吞下哪颗药丸?
如果你无法选择,就去看完《爱与黑暗的故事》再做决定。

相关文章

  • 书印导读 62《爱与黑暗的故事》

    文化和知识常常让人掉入“深邃的枯井”而无法回归“肤浅的狂野”! 这是一部深邃的书,可是我该怎么定义深邃呢?深邃的反...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耶路撒冷是信徒向往的朝拜圣地。曾经却是内些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心中的噩梦。殖民主义嘲讽着这个神圣之地,杀戮,血液,红...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这是一本书,自传体的小说。 在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封面上,赫然放着作者阿摩司奥兹的照片,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有着讲不尽的...

  • 爱与黑暗的故事

    没有人能了解别人的事情,甚至连近旁的邻居也不了解,甚至连你的伴侣也不了解。也不了解你的父母和孩子 。一点也不了解。...

  • 爱与黑暗的故事

    读以色列作家阿摩丝·奥兹的书,会有种奇异的感觉,如在耶路撒冷街道上梦游,触手可及,缠绕不舍。《爱与黑暗的故事》,就...

  • 书印导读 85《原则》

    人到底是应该走心还是走脑? “桥水基金”的大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投资机构,基金规模在全美首屈...

  • 书印导读 61《叫魂》

    生命弗远 , 自信者乃强 ; 人生如梦 , 自信者康庄。 在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研究中,不少学者常称道大清帝国的...

  • 穿越黑暗的爱 ——读《爱与黑暗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的那一刻,就有种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没有煽情,没有悬疑,甚至连欧洲作家惯有的掉书袋、故作晦涩都很少。...

  • 书印导读 66《西藏生死书》

    “去相信点什么”才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佛家之言“不知为何,对佛教的诸多“修行法门”,一直以来都是避而远之的态度。 ...

  • 读《爱与黑暗的故事》

    “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 “家庭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细胞。家庭充满悖论,既充满喜剧色彩,又充满悲剧特征。”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印导读 62《爱与黑暗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m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