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销售那几年。
经常出差,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不同的省市。
毕竟那时还是单身汉,没有牵绊,我当作旅游去的。
出差倒不累,苦的是应酬。
应酬的重点,就是饭局。
有什么事是开个会解决不了的,非要吃个饭?
有次,出差去讨要货款。
跟着老总一起去的。
一个大客户,欠了二百来万。
这钱,对方是不会给结清的,肯定会压些尾款,表示生意还继续。就算结清,也会抹点尾数,比如二百零三万,就给二百万整。而且,可能以后就不合作了。
这,就是潜规则。
本来我们心理底线是要回七成,但客户一天下来,丝毫不提货款的事,一直在带着我们走马观花,参观他的工厂和公司。
欠钱的都是爷,得陪着。白天这么折腾下来,就到晚上吃饭时间。
对方给安排了地方吃饭,客户公司来了六个人,加上我和老总,共八人。
开了八瓶茅台。
酒过三巡,把话聊开了,就提到了双方的合作。
客户表示,最近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举步维艰,希望我们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
潜台词就是,不想给钱。
老总给我使了个眼色。
我明白,得敬酒。挨个敬,也就是打圈。我开了头打圈,对方就会有人回敬。就这么几轮下来,我算了算,我一共喝了二十三杯,二钱的杯子,差不多半斤。
我喝酒就有这个习惯,记着自己喝了多少酒。
这叫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客户夸我酒量好,因为我脸不红,面不改色。其实我酒量不行,喝酒上脸,是酒精被分解成乙醛,乙醛刺激血管,血管扩张让皮肤显现红色。如果不上脸,一种就是酒精未能得到分解,另一种是分解能力太强。我觉得,我属于第一种。
客户,才是真能喝,他也不上脸,而且出汗,额头上都是。这是乙醛分解成乙酸后身体产生热量的表现。
没一会,茅台喝了五瓶,还剩三瓶。
货款的事情,也有个明确,客户答应给一百万,但是咱的目标的拿回七成,那咋办?
继续劝酒。
但是我已经喝得懵逼,喝完五瓶酒时,我已经喝了一斤一两,老总也喝了小半斤。八个人,等于咱喝了两瓶,客户方平均每人半斤。
最终怎么着?
客户指着剩下的三瓶茅台说,咱三人把剩下的酒喝完,明天早上全款到账,合作继续。
他指的三人,是他,我,老总。但是我知道,我肯定是摊的最多的那一个。
这酒我能不能不喝?
不能。
酒桌上的承诺,其实跟放个屁没两样。老总意味深长的看着我,其实他也知道,这是个坑。但是,只要有机会,就得博。
干了。
最终,客户真的给了全款,而且一分尾款都没扣,老总一早就收到了银行到账信息。
次日醒来,老总拍了拍我肩膀,说,昨晚表现的不错。
这笔款,客户拖了大半年,我纳闷,难道给全款,意思是以后都不合作了?
原来,客户和老总事后沟通过。
合作照样继续,并且会加大采购力度。
客户说他在与我们合作的同时,有很多供应商也上门寻求合作。但是我们已经供货,其他供应商如果要竞争,甚至是把我们踢掉,那就得先赊账两百万给客户,用于结清我们此前供应的货款。前来寻求的合作的供应商一听,这不是当冤大头吗?
大部分当场就拒绝,剩余一些试探了一阵,也放弃了。
这是客户用来筛选供应商的手段。
客户之所以拖着款项大半年,首先是要考察我们的产品质量,从供应链到成品推出市场,再统计售后数据,才能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有精准判断。另外,就是要考察我们,是否有抗风险能力,如果仅是一笔两百万的货款被押,出现周转困难,那我们做不了他的供应商。
这些,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算涨了姿势,原来还有这么多套路。
那,难道就不能提前约定好吗?合作之前,白纸黑字协商好,这笔款,就是要半年后结清,至于客户要做哪些考察,是他的事。
反正,半年期限一到,就要给钱。
这样我也不用来应酬这一出。
两斤酒下去,我吐了六次,胆汁都吐出来了。
但是客户会不会这么做?
就算客户想,老总也未必会接受。因为一旦这么事先协商,双方合作就设了一个基准线。不管之后的合作是否是半年结款,但是客户默认的基准,就是半年。半年之内客户给你结款,就是恩惠,超过半年,你也得理解。毕竟咱之前的合作不是有过半年结款情况嘛,作为供应商应该有抗风能力,心里有点数。
所以,有时候更多人往往倾向于不设规则。
而是,默认潜规则。
但是,往往是被潜规则的一方,更愿意接受潜规则。
浅的是规则,深的是人心。
导演要睡个女演员,会不会暗示?
其实导演根本不用暗示,也不会暗示,一个大导根本不缺女人。
想上位的不这么想,就算没这潜规则,也得自己捏造出来。
没被睡说睡了。
睡了,又说没睡。
前阵子回家。
我妈给我说,我爸到了退休的年龄。
他是特殊工种,可提前五年退休,也就是55岁就可以退休。
我妈更早,45岁就退了。
养老金已经领了十年。
我妈就惦记着我爸的退休,能顺利办下来,家里又多了一些保障,我爸也能享享清闲。
折腾了两个月,办不了。
说是资料找不到。
办退休,就要把以前在岗的工资资料,养老金缴纳证明等相关材料给提交到省人社厅,核实后才予办理。我爸妈的单位是一家国营单位,90年代下岗潮,单位破产改制,单位是没了,但是办公室和党组织都在,为的就是保障服务原单位职工和家属。
我问我妈,咋回事?
她说,以前的老领导不在了。
我说,老领导不在那找新领导,资料肯定没丢。
她说,找了,上次去说特殊工种证没有备案,这次去说找不到工资条。
这莫非是要打点?
我妈说,要不送个红包看看?
我的意见是,先不要。
老百姓,总是喜欢揣摩领导的心思,领导放个屁,都当警示。我就在想,领导真的在乎咱这点小红包吗?领导没说,咱不能主动。要是会错意了呢?这就坏事了,领导不喜反怒,本来能找着的资料,真找不着了。
但是我妈着急。
我说那你就去找领导给问问,直接开门见山的问。
她去问了。
领导没这意思,说是资料年代久远,十几年前的事了,有点难度。叫我妈别担心,单位会尽力。
等了大概两个月,领导说找着了,叫我爸去确认。确认资料后就可以交到省里去办理了。我妈听到这个消息,一直夸这领导是真正为民服务。但是,我总感觉,没那么顺利。
过了几天,领导又把我爸妈喊去了,说了个情况。海口某单位下岗员工三人伪造特殊工种资料,办理提前退休,提前获利24万元。这件事省里查出来了,就开始严管提前退休审批。以前我妈办退休,是本单位做资料认证,直接交到省里去审批,现在都退回来了,必须经由市里的人社局审核后提交,就算是咱单位作保也没用。
我妈问领导这可咋办?
领导说,得找上边的人。
可是我爸妈就小老百姓,上哪去找人?
领导说是可以帮忙问问。
我妈心急,天天往领导办公室那跑,询问情况。有一次回来,手上多了两盒东西,一盒肽藻粉,一盒益生菌,完美的。
我问她怎么去问事情还带了这个回来,领导送的?
她说不是,是领导介绍她去一个针灸疗养馆,说很有效,能够调理身体,还能防癌。肽藻粉和益生菌是针灸后服用的,要调理三个疗程,就能见效。
我心想,这不就是直销保健品嘛,问了我妈花了多少钱。
她说,三疗程下来4200。
我听了很生气,这不是变相的拿好处吗?关键是我妈真信了,说领导这是在关心他们,而且那个针灸管去的人特别多,想做调理还得预约。领导介绍去的才开了绿色通道,而且还打了折扣。
那针灸馆是不是领导开的不知道,但是能判断的是,肯定能拿到分成。
这些保健品,对身体是无害,但也没多大效果,说几块钱成本维E当几千卖也是常见。
老年人为什么热衷消费保健品?
洗脑大法好。
之前小区里就有直销团队来开了个健康讲座推销,就在小区楼下开的,座下几百个中老年人,有其他小区过来围观的,有专程过来的。
我路过,看了一段。
讲座请了几个号称是某养生专家,从台下邀请几个中老年人(事先找的托),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专家一给分析,全身都是毛病,而且邀请上来的也是声泪俱下,说给老年病折磨的有多苦,下面的吃瓜群众代入感就来了。然后专家就建议一些治疗方案,一通说下来就有人动心。
专家的话术很厉害,不劝台下的人买,以退为进的说有条件的,可以尝试一下。因为,不便宜。
关键的杀手锏在后面,专家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咱不是用钱买保健品续命,而是为了陪孩子再久一点。
老人这么一听,那有不动容的?
为了孩子,这个钱,该花!
讲座结束,就宣布给现场老年朋友们发大米,一小袋,500克,上台免费领。
上台领大米,就是交钱的买保健品的时候。
我当时看了那场面,自己都给震惊,大妈们买保健品跟不要钱似的,一提一提拎回家。
诶,榨干老年人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
有人说这样公开推销保健品,咋没人监管?
小县城,谁会管?
再来看下保健品的定义,2005年我国在施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将保健食品定义为: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也就是说,保健品其实就是食品,跟咱每天吃的萝卜青菜功能一样。
但是现在的推销手法升级了,更高明。
比如结合中医针灸、艾灸之类的,把保健品包装成疗程内的服用,挂着羊头卖狗肉。
我妈买的,就是这么回事。
而且,有社会身份的人也在给这些保健品做背书。
钱给的更甘愿了。
继续说回我爸退休那事。
我妈自从买了领导推荐的保健品,领导貌似对我爸退休这事的处理效率提高了,没几天就跟市里联系上了,说资料已经提交上去,审下来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如果领导再忽悠我妈去参与这些保健品项目呢?
那是无底洞。
我不喜欢被动,我就主张让我妈去找领导,表示感谢。顺便跟领导说帮忙再报几个疗程的针灸调养,给他钱,让他帮忙交给针灸馆,借口就是想多拿点优惠。
我妈刚开始不同意,说,你不是都说这保健品是骗人吗?咋还去?
我说,领导要是帮忙给报了,你不去就是。
但是,给多少?
又是个问题。
最终商议,先拿两万。我是这么想的,这退休的事我爸申请了四个月,都还没进展,再这么拖下去,估计得到明年。一个月退休工资近两千,如果能在今年办下来,咱付出一年的工资,也不亏。
后来,我妈去给领导说了这事,领导自然明白我们的意思。也不作推脱,就说那就帮忙看能不能拿个八折。
有趣的是,过了几天领导给退回了一万二,只收了八千,还带回了几盒保健品。
这啥意思,难道太多了?
还是四个月就能办下来?
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顺利过去了,接下来就等消息。
但是,没多久,领导那边回话了,说最近有大批未成功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联名告到省里去了,说是市里单位层层严卡,导致很多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无法按时退休,有的甚至拖延了两年。
我爸的退休办理申请,也因此暂缓,待省里调查清楚才能通畅。
这... ...
难道是咱做错啥了?
诶,这社会真难。
............................................................
声明:
个人日记,若不喜请绕道,文内观点不全客观。
有虚有实,切勿对号入座。
VX公号:焦鱼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