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同事的孩子刚好今年都要考初中(虽说应该是免试入学但择校、择班这类考试依然有的),考哪个学校好?自然成了她俩的最重要的话题,每日连载。今天提到某个中学,管得异常的“严”,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搞出来一个奇葩的办法:每次月考班级的后10名都必须由家长亲自到校领回家去教育反省!
这奇葩的教育方法! 直白的目的就是要给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们更大压力。但在我看来,这个学校在应试教育追求考分成绩的压力下,对学生和家长的逼迫手段 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了。他们不惜侮辱学生和家长的人格。
教育是教书育人,除了考分成绩,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者本身人格的扭曲,如何教育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呢?教育的初心被丢的真干净!
我说出了对这种做法的质疑,另外一位同事却说,存在即合理!
好吧!今天不说教育的初心,确实,这个题目太过高深和庞杂,不是一时能说清楚的。但,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咱们今天就说说“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的意思是凡是合乎道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道理的!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
不幸的是黑老夫子的这句话,经常被一些“混沌之人”用来“混沌他人”。
混沌之人,就是理不清事情的人。
其实黑格尔这句话的原意应该用“因果律”来解读——世间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有因果关系,任何现象,都有原因……
所以在“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合理”的意思是——合乎逻辑,而不是我们中文“合理”这个词的另外一层的意思——“正当性”。
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合乎逻辑的事情都是正当的。比如:贫穷是滋生犯罪的原因之一。这种说法合乎逻辑,但你不能说因为贫穷而犯罪就是正当的,是“存在即合理”的!
所以我说,除了别有用心者,所有理不清是非曲直的人都是逻辑没学好。
理解“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关键是时间的概念——作为过去所有原因的最后结果,现实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接受。过去已去,到此为止!——而现实中我们说一件事情是否合理,指的是我们当下的行为对未来是否有利,是否正当。
我们现实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或近或远的将来有一个更好的结果,不是吗?——是的!连吃饭都是。
再白着点儿说,“存在即合理”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叠加,结果“只能如此”,而不是“最好如此”。
比如,早年间公众对脊髓灰质炎了解不充分,有的父母给孩子注射了疫苗,有的没有。后来某个没有注射疫苗的孩子得了小儿麻痹。那么这个残酷的结果,对于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来说就是合理的,只能接受。而他的父母没有为孩子接种疫苗这件事儿也是合理的。因为他们的认知所限,只能如此。但显然这个结果并不是最好的,那些注射了疫苗的家庭,结果显然比这好。
历史没有如果,可现实有。
如果在现实中,我们认为一切都是合理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那么社会不就会停滞了吗?未来的结果也不会更好。事实并非如此。
“存在即合理”告诉我们接受现实,但并不限制我们改变现实以影响未来。
天助自助者。
人类能够发展至今,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在不断提升。我们总能发现比过去更加合理的认知方式以影响未来。
人类的灵性就在于此——
我们总能被理性的光辉所召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