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恋
孩子的性别认同的发展,先是同性认同,然后是异性认同。青春期进入异性认同期,17-19岁是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关于“早恋”,书中的观点是,“早恋”不是恋爱,只是少男少女表达喜欢的一种正常情感反应。
个人认为,如果只是表达喜欢,没有过于亲密的行为,就是正常的情感反应。如果过于亲密,超出这个年龄应当的行为,其实非常危险。工作这几年,有一对是九年级毕业即因为怀孕结婚,有一对还没有初中毕业就因怀孕结婚。
这个时期的引导很重要,可现在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有多少会误导孩子?
书中还提出早恋的意义,男孩从女孩眼里读出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女孩同男孩交流知道社会对自己的要求。青少年在两性相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除父母以外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对青少年成年后正式恋爱关系建立有帮助。
二、可以做的
1.应给学生以适当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合理适度的与异性交往。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更坚定,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所以作“法海”是不可取的。
不过感觉正确引导也很不容易。现在孩子谈恋爱真的是大胆开放得很,亲热一点都不避人。
2.这时的学生更敏感,很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这是很好的教育引导时机。教导学生要想受到异性青睐,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这对一部分学生合适,有学生的认识真是奇葩,有家长给学生的认识就是来学校女朋友,结婚少花钱,就不是为了上学;有家人认为上大学有什么用,找不到工作,送外卖吗,做老师吗,还不如及早不上学找个门路挣钱。大家对优秀品质的认识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这样的环境里,说实在的,很多孩子其实就被家长折断了天使的翅膀。
3.引导学生处理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把握好行为分寸,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因感情受挫从此一蹶不振。
4.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性健康教育的好时机。
这样的课在我们这里还没有,学生非常需要这样的教育。媒体有许多不太好的影响都把孩子带偏了。女孩子比较受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