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博尔赫斯读书读书笔记
博尔赫斯密码——读书笔记:《吉诃德》

博尔赫斯密码——读书笔记:《吉诃德》

作者: 很棒的镜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5-02 11:01 被阅读218次

    嗯……标题没有写漏字,这篇读书笔记的对象的确是《吉诃德》而不是《堂吉诃德》,我的意思是,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而不是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虽然我确实刚刚读完《堂吉诃德》,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时代印记太过浓厚了:作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但也正因为是开山之作,它在艺术上几乎所有的优点,例如对两位主角的生动刻画,故事情节展开的技巧等等,都在之后数百年中被后世大大地继承发展了,换言之,没有一定要读这本书才能学到的东西;而它在创作上的内容,例如对骑士小说的讽刺,对十七世纪初西班牙民风的描绘,对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扬,固然重要,但对身处现代的读者,意义并不大——这是一部文学研究者的宝典,而对于普通读者,大概只是一本普通的笑话书。

    当然,这本书我必须要看,因为它塑造了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或者反过来说,从诞生开始就已经过时,却正因这过时反而不朽的)堂吉诃德,还因为不看它的话,大概看不懂接下来要说的《吉诃德》。

    正如我之前的笔记里说的,初看《吉诃德》,我完全没看懂它在说什么,一个人抄了一本《堂吉诃德》,然后文中的“我”从中读出了与原著不同的意味?看完《堂吉诃德》之后,我似有所感:是否正因为《堂吉诃德》是一部时代印记太过浓厚的作品,所以博尔赫斯才想到用换一个角度解读的方式来消去它的印记呢?

    小说的最后一段中几乎已经把这种态度赤裸裸地表露出来了:

    梅纳尔(也许在无意之中)通过一种新的技巧——故意搞乱时代和作品归属的技巧——丰富了认真读书的基本艺术。

    将一本已有的小说,扣上一个新的作者,新的时代背景,并从中读出不一样的内涵,这就是博尔赫斯在本篇中想要表达的含义……

    吗?

    我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相关的评论时找到了一条新闻:有一位作家巴勃罗·卡查相,他做了一件有趣的事——他将博尔赫斯的作品《阿莱夫》原文抄写了一遍,再加上自己的文字,写出了一篇《增肥的<阿莱夫>》。很显然,他正是从《吉诃德》中读到了(或自以为读到了)博尔赫斯的态度,并以照猫画虎的方式对博尔赫斯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同类的“再创作”。

    但是,博尔赫斯的遗孀将他告上了法庭,罪名,当然是剽窃。

    原文抄写的行为就算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极不完善的国内也是毫无疑问的违法,但这一次,阿根廷的不少作家选择了维护这位“剽窃者”,因为他“剽窃”的是“支持”这一做法的博尔赫斯,他们认为,卡查相的创作是一种有创意的文学实验。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捧腹大笑,一时间竟有一种博尔赫斯是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想法。

    但笑过之后,我想:真是如此吗?

    如果博尔赫斯真的只是想表达这种想法,他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抄一本《堂吉诃德》,而是创作了一篇《吉诃德》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翻开手边的书。

    我看到,在这本短篇集的开头,作者对收入集中的每一篇小说都做了简短的介绍,而对《吉诃德》的介绍是这样写的:

    <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的虚构成分是它主人公的命运所决定的,我归诸他的一份作品清单不太有趣,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那是他的心灵历程的图解……

    到这里,我们至少能得出一个结论:小说最后一段表述的绝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全部,至少这里的态度和他的“作品清单”毫无关联。

    那么我们来看看文章开头的作品清单吧。

    清单很长,而且全部都是和《吉诃德》一样的虚构作品,我们并不能找到这么一篇作品来揣测作者的心理,换言之,只能看标题。但即使这样,对一个文学和哲学素养并不算高的人来说,大堆根本不认识的人名也足够让他一头雾水了。

    面对这一串天书般的文字,我用了一个密码学上使用的招数:统计相同字眼出现的次数——我想到这个办法的时候简直想要自己跟自己击个掌,面对擅长以小说构筑迷宫的作者,这种方法实在再适宜不过了。

    统计结果如下:

    “诗”5次;

    “莱布尼茨”3次;

    “象征”2次;

    “象棋”2次;

    “保罗·瓦莱里”2次。

    “诗”这个意象很好解释,博尔赫斯本人就是诗人,但也最难解释,因为诗可以包罗万象,我们很难从中找到作者隐藏其中的密码。

    “莱布尼茨”是个数学家,哲学家,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名字,但未必熟悉他的业绩,只提两件事吧,第一是微积分的建立(与牛顿几乎同时),第二是哲学上的单子论。

    “象征”实际上并不止出现两次,因为后文提到的保罗·瓦莱里正是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与之相同的还有皮埃尔·梅纳尔所欣赏的爱伦坡,马拉美等人,实际上博尔赫斯也是个中高手。

    “象棋”……咳,恕我直言,我没法找到这个意象和本文之间的关联,列出来只是为了证明我的确做了这个统计工作而已。

    保罗·瓦莱里,如前所述,他是一位象征主义诗人,最著名的作品正是文中提到的《海滨墓园》,这首诗里有一句话“起风了,唯有努力活下去”被改写成小说,又被宫崎骏老先生拍成了动画电影《起风了》。

    此外,清单中还有一条关于“阿喀琉斯与乌龟”的条目,这个关键词看起来只提到过一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阿喀琉斯与乌龟”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这个悖论混淆了“无限”和“无限可分”,在极限概念诞生之后不攻自破——而极限正是莱布尼茨所建立的微积分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同时,在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中,也提到了芝诺著名的“飞矢不动”和“阿喀琉斯与乌龟”悖论。

    根据以上统计,我们应该可以粗略地了解到皮埃尔·梅纳尔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然后,我们再来看他的创作吧。

    首先要指出的是,《吉诃德》并非是照抄了《堂吉诃德》全文,实际上它只包含“第一部的第九章,第三十八章以及第二十二章的片段”。而皮埃尔·梅纳尔的壮志则是写出与塞万提斯“逐字逐句不谋而合的篇章”,并且他拒绝了“成为塞万提斯”的方法,因为这种创造一个人物并以他的身份进行创作的方法太“简单”了。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文真正的作者博尔赫斯,正是运用了创造一个人物并以他的身份进行创作的方法,虽然皮埃尔·梅纳尔没有创造一个塞万提斯,但博尔赫斯却创造了一个皮埃尔·梅纳尔。)

    接下来,文中的“我”向我们展示了梅纳尔的作品,第三十八章“堂吉诃德对文武两行的奇论”和第九章中关于历史的修辞论述,并分别在塞万提斯和皮埃尔·梅纳尔为作者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评论,这里,很显然地,切合了小说最后一段的观点。

    但我们是不是忘了什么?

    我们再回头看看,《吉诃德》的内容是——

    第一部的第九章,第三十八章以及第二十二章的片段

    是的,纵观全文,我们也没有在第二个地方找到这个“第二十二章的片段”。

    我不禁想起了在《小径分岔的花园》里,艾伯特对余准的提示:“设一个谜底是棋的谜语时,谜面唯一不准用的字是什么?”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堂吉诃德》的第二十二章,寻找天才的迷宫建筑师为我们留下的谜底。

    这章讲的是堂吉诃德放了一群囚犯,各位读过这一章的话一定记得那位被捆了最多铁链,最强横的犯人,他自称自己在写一本自传,并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一生还没有完,怎么能写完呢。

    在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就知道,它就是我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让我们再重新看看前文记录下的关键词:

    “诗”5次——《海滨墓园》是诗;

    “莱布尼茨”3次——建立了微积分,解决了阿喀琉斯与乌龟的问题;

    “象征”2次——《海滨墓园》正是一首象征主义诗歌;

    “象棋”2次——咳,如果说这是为了和艾伯特的提示(设一个谜底是“棋”的谜语)相对应,是不是太牵强了(但博尔赫斯既然能将谜底藏在另一本书中,那么将提示藏在自己的其他作品里也未尝不可),或许这个词里还有我没有发现的答案吧;

    “保罗·瓦莱里”2次——《海滨墓园》的作者;

    “阿喀琉斯与乌龟”——将莱布尼茨和《海滨墓园》联系起来。

    让我们看看这首一切线索都明确指引我们去查看的诗吧(象征主义的诗总是很费解,我的看法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

    在诗中,飞矢是“箭到就使我丧命”的追逐者,而灵魂却“承受了多重的龟影”,阿喀琉斯“不动,尽管他用足了飞毛腿”;而后的段落,诗人则以激情的笔调抒发奋进的感慨,催促阿喀琉斯,更是催促自己“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他以这样的方法描绘了人终有一死,但仍旧要“努力活下去”的积极态度。

    结合这句“我一生还没有完,怎么能写完呢”,难道我们还不能看出,《吉诃德》之中寄托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强烈愿望吗?

    如果这样还不能证明,我还有另一个佐证,即作者在短篇集开头对本文的介绍提到,本文的虚构成分是由主人公的命运决定的。

    这句话看起来很费解,如果不是挖掘到这里,我大概也不会明白他的意思。

    “主人公的命运”是指什么呢?在文章一开头就说明,皮埃尔·梅纳尔已经死了,他还有什么命运可言呢?

    没错,他的命运就是“死”。

    换言之,他的一生已经“完”了。

    再换言之,根据这道谜语的谜底(我一生还没有完,怎么能写完呢),说明他已经“写完”了。

    而这就是本文虚构成分的来源。

    我说得是否有些绕?有些让人越来越迷糊?

    前文提到,博尔赫斯用了被梅纳尔认为“太简单了”的方法,即创造一个人物并以他的身份进行创作。但无论如何,作者笔下的人物是受到作者本人操控的,尤其是作者在借此抒发自己态度的时候,可以说,此时这个人物就是作者本人的投影。

    试想,如果梅纳尔没有死,他做的一切还会继续,那么,他和本文真正的作者,博尔赫斯,有什么区别呢?

    正因为他“死”了,他“写完”了,他才和作者博尔赫斯剥离开,成为了对方笔下一个虚构的人物,并决定了这篇小说的“虚构成分”。

    反过来说,与死去的梅纳尔剥离开的博尔赫斯是真实存在的,他没有死,那么他就没有写完。他会像保罗·瓦莱里一样热情地,努力地活下去,并不断地继续创作,直到他死的那一天。

    这篇谜语般的小说,它的谜底正是作者想要呐喊出来的话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表达自己对创作的热爱,表达自己生命不息,笔耕不缀的态度。

    我一生还没有完,怎么能写完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尔赫斯密码——读书笔记:《吉诃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dc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