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为求见韩琦写的一封信,他能达到目的吗?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为求见韩琦写的一封信,他能达到目的吗?

作者: 云上九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21:04 被阅读0次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中进士后为拜见枢密使韩琦而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苏辙年仅十九岁,无官无职,而韩琦则身居高位,在中央军委工作,身份如此悬殊,怎样才能得到拜见的机会呢?这封信就是关键。

信的开头先用敬称,给看信的人一个好印象。一个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别人能接着读下去,你才有陈述自己观点并让他人接受的机会。

接下来要找一个能够聊下去的话题。苏辙进士及第,柔弱书生唯有诗文擅长。恰巧,韩琦虽是军方大佬却也精通诗词文章。既然无法聊刀枪棍棒,那就谈点儿自己擅长的吧!

于是,苏辙抛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的观点,指出文章是“气”的表现,而气就是指人的修养、气质和精神力量。并列举孟子养“浩然之气”和司马迁览四海名山大川而致文章宽厚宏博,颇有奇气的例子加以佐证。

一开始就要露两手,不能让别人小瞧自己,但又不能显得太过狂傲令人生厌,个中拿捏适度,非擅长文章者不能做到。

有了一个谈话的平台,也就有了继续说下去的理由。苏辙继续谈他为了养气而进行游学的经历,一直谈到他游历到京师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先生。又由欧阳修再说到愿意拜见韩太尉,至此才点出写信的本意。既表达了对韩琦的景仰,又不显得低声下气。

最后,苏辙说“太尉如果认为我可以教悔而屈尊进行指导我,就更是我的荣幸了。”再次委婉地提出了自己渴望拜见韩太尉的意愿,可谓诚意满满,令人动容。

信写完了,韩太尉会同意吗?我想,如果韩琦能看到这封信并将之读完,苏辙应该有一半以上的机会。毕竟两人地位悬殊,能有一半机会已经很高了,这还是看在其信的特殊写作手法上,不然,机率会更低。你们认为呢?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阅读札记(三)

    ——读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本文是19岁的进士苏辙给时任枢密使(太尉,掌管军权,次于宰相)韩琦的一封求见信。 文...

  •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为求见韩琦写的一封信,他能达到目的吗?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中进士后为拜见枢密使韩琦而写的一封信。当时的苏辙年仅十九岁,无官无职,而韩琦则身居高位,在...

  • 宕开一笔

    在之前发表过几篇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我个人认为苏辙的那篇《上枢密韩太尉书》写的是非常优秀的一篇求见信。...

  • “不志其大”作何解释?

    《上枢密韩太尉书》(见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是北宋苏辙为了求见枢密使韩奇而呈上的一封书信。文中有这样一句...

  • 古文: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

  • 宋|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

  • 赏析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

    原文内容: 上枢密韩太尉书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

  • 高考作文冲刺的几个“触角”——李强

    要点:1 以苏辙《上枢密韩太尉》导入,“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

  • 读《上枢密韩太尉书》有感

    “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出自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在文章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

  • 篆刻习作6-颇有奇气

    尺寸:2×2×5 石材: 伊犁石 颇有奇气语出自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为求见韩琦写的一封信,他能达到目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dv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