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21)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9-23 00:04 被阅读0次

    卷十(四) 【原书卷十·八】

    唐人诗曰:“欲折垂杨叶,回头见鬓丝。”又曰:“久不开明镜,多应为白头。”皆伤老之诗也。不如香山壮语曰:“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又,宋人云:“劝君莫恼鬓毛斑,鬓到斑时也自难。多少朱门年少子,被风吹上北邙山!”

    唐·王建《横吹曲辞·望行人》:自从江树秋,日日上江楼。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壮语,汉语词汇。释义:1、豪壮的言语。《晋书·谯刚王逊传》:“敦﹝王敦﹞果谓钱凤曰:‘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宋吴可《藏海诗话》:“擘开苍玉岩,椎破铜山铸铜虎。何故为此语?是欲为壮语耶?”2、侈谈,大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馀家。或文丽而义睽,或理粹而辞驳,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穷瑰奇之服馔,极虫媚之声色。” 3.我国壮族的语言。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北山、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北邙山海拔300米左右,东西横亘数百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据《河南府志》记载,自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北邙山是古代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墓葬地。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则留下了“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的诗句。北邙山上,现存有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西晋司马氏、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陵墓,以及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谁也难以抗拒。但是,如何对待,则心态各异。有哀伤不已的,也有坦然面对的。以袁枚的性格,对年老体衰倒也比较看得开。他比较相信命理之说。曾有相士给他算命,说他“六十得子,八十寿终。”六十岁时,还真有了儿子,取名“阿迟”。八十岁时,除夕之夜,将全家老小聚集一堂,交代后事完毕,自己躺在床上静待过世。子夜过罢,一切如常。袁枚欣喜若狂,宛若重生。本条诗话里引用宋人诗:“劝君莫恼鬓毛斑,鬓到斑时也自难。多少朱门年少子,被风吹上北邙山!”其中一句“鬓到斑时也自难”,也是道出人生能够活到“鬓毛斑”也是不易之事,看一看“多少朱门年少子,被风吹上北邙山!”难道我们不值得欣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fp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