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暴露,也叫自我开放,是指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与他人分享。自我暴露可以分为描述性暴露和评估性暴露。描述性暴露,指的是向他人透露有关自己的一些事实,例如,职业、地址、电话等;而评估性暴露,则是透露个人的意见和感受,比如,“我喜欢某个人或某件事,因为我觉得怎样怎样”。
通过自我暴露的方式,来适当的扩大公开我,有助于我们维持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相处、更好地获得资源和支持。
林紫机构有个传统的游戏,每当有新人加入的时候,大家会围坐一圈,每个人自由地向新人询问想了解的问题,但提问的人会先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如果你问:“你有没有男朋友?”那么,你得先介绍自己的婚恋情况,让新来的小伙伴了解。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它让新人感觉到安全、放松,并且被关注,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原本陌生的团队;同时,也让“老人”很快地了解到新同事的喜好、特点,让团队整体的公开我更壮大,减少误解、冲突发生的几率。
学会恰当的自我暴露,可以练习一个重要的表达技巧,把“你句式”变成“我句式”,也就是说:人际沟通中,少用“你”开头的句子。因为用“你”开头,容易带给对方威胁感,比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迟到了?”。而在人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很本能的会想保护自己,甚至产生防卫,想要进一步沟通就会有困难。而以“我”开头,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或是期待的讲话方式,可以避免让对方感觉到被攻击,从而能够接收到你真正想要表达的信息。比如,“我很想知道,你说的话,是想要表达什么呢?”、“我很希望你能准时出席,所以你的迟到让我有些失望。”
自我暴露用的好,可以促进关系的发展,用不好则适得其反、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所以,需要注意的是:
自我暴露,要根据关系的深浅,循序渐进。当关系处在初始阶段或者比较浅的时候,可以使用描述性暴露,避免交浅言深,带来反效果;而当关系深入的时候,则可以有越来越多的评估性暴露,不然会让对方觉得你拒人千里、把自己包裹得太紧。
其次,自我暴露不是毫无保留。公开我过大,会让人感觉到缺乏安全感、可能带来关系的断裂。比较极端的例子是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当一个人的公开我被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容易造成网络暴力,让当事人生不如死。
谈到这里,我还特别想提醒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做大喇叭,跟别人随意讲孩子不愿公开的事情。爸爸妈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当我们兴高采烈想要分享一些孩子的趣事时,身旁的孩子却会着急地说:“不要讲不要讲!”我的女儿小圆子也是一样,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就马上乖乖地闭嘴、然后真诚地向她道歉。从此以后每次想要谈到她时,我都会先问她:“妈妈可以讲吗?”别小看这句话,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感受和学习到界限、平等和尊重,更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她有权力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展示自己的公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