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个快消费快经济同时也是快钱的年代。很多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去从事像文艺创作创作或者农民务农甚至科学家之类的工作呢。职业过热集中化和职业的过冷缺口化会对我们又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每个人在自己的童年时期都写过一篇作文叫做:未来我想从事的职业。有的人说我想当医生,有人说我想当教师,有人说我想当科学家,有人说我想当画家,有人说我想当作家,而曾经美好的愿望,现如今你都实现了吗?
现如今的文艺工作者,艺术创作者,农民,科学家为什么成了大家心中最敬佩的职业,但是却又成为最令家人最不喜欢的职业呢。
作为文艺创作者。大家都知道任何一部作品和一首歌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创作期到成熟期再到大红大紫,从默默无闻走上人生巅峰,这期间可能短则五六年年,长则十来年,甚至还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任何名气。没有名气在这个现代社会并不是最可怕的,而最可怕的是在长达多年的时间过程中,没有收入,这是很多家里人无法忍受的一点。或者收入与付出差距过大。
同样典型的作为农民来说,辛辛苦苦种的地,可能面临的结果就是因为无法预测第二年的收成,也无法预知第二年的市场行情,很可能会前年种的瓜果蔬菜,第二年却连亏本都没有人买。像之前出现的情况,大白菜几毛钱一斤,几分钱一斤,还是有很多蔬菜瓜果严重滞销。
同样作为科学家来说,大家对科学家的印象无非就两点,第一是伟大第二贫穷。大多数的科学家要用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某一项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一辈子都是默默无闻的,大多数科学从业者也可能只是靠着国家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而其他少数的科学家可以获得国家奖项,但是国家奖金也只有区区几百万元,而这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他们造福的社会,产生的经济收益的经济价值远远要比这个多很多很多,而这个奖金可能在一线城市只能勉强购买一个二手房。
是什么导致我们的职业越来越集中化。而那些看似伟大,却又亏本的职业为什么没有人去尝试?
第一高昂的房价。现在的房价高是普遍大众公认的事情,不用说一线大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新开盘房价现在也达到了5000+每平方米,而一线城市房价高达数万元一平方米更是家常便饭。随着今年的房价部分城市虽有下调的缓慢趋势,但是反观科学工作者和文化创作者来说他们的收入大部分还是低的令人瞠目结舌。
就以中国天眼天文望远镜来说,这个可以说是中国天文科学的最前端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的功能和作用可谓是为天文科学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目前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并且已经发现44颗脉冲星。
但是就是这样的“大国重器”却面对的困境竟然不是做不了贡献,而是这里招不到人。大多数人被问道如何看待天眼时的,多数回答都是赞不绝口;而被问道是否愿意加入天眼工作时很多人选择了婉拒。
而同时科技日报用一整版的文章也报道了此事,希望引起大家的反思。在很多成年人的世界看来你有多少房,你有多豪华的车,你去过多少国家豪华的旅游和买过多少奢侈品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而身处在深山之中做着朴素的工作,没有多少假期,没有什么自由的时间,甚至钱也少的可怜,在外人和亲戚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工作就算孩子愿意多数家长可能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青年优秀京剧表演者王佩瑜。在一期综艺节目上别人开玩笑将王佩瑜和郭德纲做了一个比较,“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来自同行之间,比如郭德纲推广相声来及同行之间的挤兑,而王佩瑜推广京剧的阻碍在于没有同行!”
这话虽然说得轻松却也句句扎心。有人唱了十年京剧却也还是住不进高档小区,开不上宝马奔驰,不能说他们不努力,而只是现如今有些的行业收入低也造成了大家不愿意去从事某项工作的事情,而那些相对轻松又工资高的工作似乎却更有吸引力。
一个工作其实没有好与坏之分,也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而通过一个人的双手去赚来的钱都是有意义的。很多老的传统的东西不是不好,只是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去热爱,去坚持,更重要的是去懂得变革,就像我前两天写的文章《煎饼大妈标新立异,自创五彩煎饼,引人围观独具一格》一样,社会在变人不变就会被淘汰,而工作也同理,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同时跟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发展自己也一定可以将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作出成果。
不要因为有钱没钱去判断一个职业的好坏,因为有钱的工作也不一定是都是适合你的好工作,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和创新来让自己的工作获得让自己满意的收入。
做最优秀的自媒体人,做最真实的自媒体内容,做有价值和影响力的自媒体人。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标明出处。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