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一】
场景:在外地出差,乘坐出租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好奇宝宝,会怎么问司机问题,跟司机聊天?会做些什么事情?
问:司机大哥,您是用滴滴还是优步接单的啊?这两个软件哪个好用?您能不能推荐一下这附近比较好的去处啊,例如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和广场,或者休闲安静的购书中心?您在这里工作生活多久了?肯定很熟悉这里吧,请问有没有一些地道的美食推荐啊,我是个吃货。
做:询问司机的收费是按照路程计算还是自行议价,跟司机聊一些关于工作中的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客人和有趣的事情。
【作业二】
用RIA便签法将三个拆页内容写下。
拆页一:
I便签:在被问及对某项事物或者事情的看法的时候,要习惯性以作比较的做法去思考,对比相似事物的不同点,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促进思考,避免视野窄化。
A1便签:每次看完电影或者书,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或者书值不值得看,有什么特别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凭自己的喜恶说出感受,说什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这样的说话,或者很喜欢的时候也没能说出个123来,这样朋友根本没有办法通过我的评价来判断电影或者书是否适合他。例如之前朋友找我推荐哲学类的书,我直接说了《菜根谭》,其实我自己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当时就想到这本书了,因为我没有说出《菜根谭》的一些细节,缺乏明确的表达,所以我朋友也只能自己上网看看这本书的一些资料了。还有在得到订阅了专栏,在看专栏的时候看到李笑来老师说的关于成长率的概念,就下意识地想到了物理学中的加速度的概念,感觉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却想不到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A2便签:在跟人介绍自己推荐的事物的时候,最好是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要有具体的细节才能增加说服力,如果被问及到对某事物的看法,要养成比较思维,对比事物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之后我在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会刻意想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更重要的是相似知识点之间的不同点。例如之前阅读的《10倍速影像阅读法》这本书,提到了依靠右脑的图像处理功能来阅读,这个跟以往的用黄卡锻炼右脑有没有关系,而研究表明右脑的锻炼要越早越好,但影响阅读法表示任何人都能运用,这个是不是矛盾?通过这样的思考,最后我发现影像阅读法实际上是以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在有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快速阅读,关键在于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而黄卡锻炼的右脑能力主要是为了开启右脑的视觉图像处理功能,对集中专注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主要目的。
拆页二
I便签:对于事物的看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当事物的特性出现变化并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反思的时候了,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能下意识地偷懒代入标签,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多种可能性,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但请记住要与时俱进,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语“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这就包含了事物变化不断,我们要随时改变观点的哲理。
A1便签:对我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我以往总以为我们父母一代都是知识素质不高的一代,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我们这一代,通过这样贴标签的方式让我眼瞎到看不见父母身上的很多优点,其实我父母虽然只有初中的学历,但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总是恰到好处,待人真诚亲切,在涉及财务方面又会体现出较强的风险意识,并且自我懂事以来,一直鼓励我去学习,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这些都不能仅仅因为他们的学习文化而被忽视,尤其是我作为他们的儿子,更应该看到父母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我自己就是从模仿父母的言行中变成今天的我的,而我对我自己很满意。
A2便签:现在出来工作以后,学习热情反而比以往更加高涨,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学习产品,在选择方面我需要谨慎选择,因为一个学习产品不但涉及金钱和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是摄入自己大脑的知识,将会影响我的思维,从而影响我的未来。对知识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的判断,不能仅仅通过大咖的背书和推荐就冲动购买,而是要根据自己对产品介绍的理解,匹配自我目前的状态,通过对比来选择。其实《一年100本书》这个课程,虽然是我通过“一块听听”的推荐知道的,但也是通过对比自己的状态,在知道自己目前底层能力基础弱,输入量不足,输出量不高的情况下决定购买的。
拆页三
I便签:保持好奇心,多问自己为什么,并尝试自己解答,促进思考。注意遇事不要怨天尤人,否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因为这是自证预言。挫折是一种另类的机遇,能带给我锻炼能力的机会。尼采说过:“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让我更强大。”
A1便签:前段时间因为工作调动关系,面对陌生的工作事项和流程,工作量的增大等情况,工作压力变得有点大,并且因为工作量的增加使得生活学习节奏被打乱,开始对工作有点怨言。那段时间我基本上不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而是得过且过,漫无目的地工作。
A2便签:后来在心情平静的情况下,开始问自己为什么会对工作抱怨的时候,发现主要原因是自己缺乏目标感,在不知道方向的情况下产生了焦虑情绪,既然知道了原因,就要寻求解决之道,问自己到底以后希望过怎么样的生活,要做什么才能实现这个愿景,分解目标,倒推到现在,马上开始行动。就这样我开始加入了一些我认为适合我目前状态的学习社群,开始用输出倒逼输入,焦虑情绪也开始逐渐减缓,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前进中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路。遇到情绪问题,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处于何种情绪状态,然后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对自己保持好奇心,能有效进行情绪管理。对外界保持好奇心,则能够促进自己去吸收更多的知识,然后应用到生活上。
【题外话】
在课程中,领拆崔莉莎老师说帮主赵周老师在《拆出你的沟通力》中说过要将问题从“为什么”转向“如何做”,而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的拆页中则强调要多问“为什么”以促进思考,这两个观点是不是矛盾呢?要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之前听过罗辑思维的一期节目,说到技术和科学的关系,技术探究的就是“怎么做”,而科学讲究的是“为什么”,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这是技术,但他不需要知道蒸汽动力的原理,因为这是科学的工作。今天的智能大数据也是如此,探究的是相关性,不深究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推动进步,那科学的作用在哪里呢?我认为科学解决的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提供一个角度来观察世界。具体落地到个人,“怎么做”主要是用于我们应对生活状况的思维方式,具体高效。而“为什么”则是解决类似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动机问题。例如我希望进入文字创作领域,是什么动力促使我有这样的想法或者支撑我去行动?这是“为什么”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动力问题,如果没有这个问题,我将不会产生这个想法,所以“为什么”是一切行动的源头。那我要怎么进入文字创作领域呢?这则是“怎么做”的问题,促进我不断去学习和寻找方法提高自己的水平,“怎么做”是行动能执行的保障。
现在再看看赵周老师说的多问“怎么做”的观点,主要是针对那种“为什么”的答案是显而易见且不是改变他人行动的知识点,例如水为什么会流动?因为水是液体。这样的答案并不能促进他人思考,所以转向问“怎么做”。而崔莉莎老师的多问自己“为什么”意在促进自己去不断思考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为什么”促进“怎么做”,从本质上讲,赵周老师的“怎么做”跟崔莉莎老师的“为什么”都是为了促进思考,并无二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