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作者: 蜉蝣舟 | 来源:发表于2017-03-16 14:02 被阅读618次
    少有人走的路

    文/安若木槿

    在我自己一步步从茫然走向清晰的过程中,我一直企图讲清楚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不再迷茫?然而这个问题太大了,处于茫然中的我,一次次的分析,只是使自己比以前更清晰了一点点。直到现在,我想,我自己已经不再茫然了,可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是个傻孩子,别人很轻易就懂了的东西,我却怎么也不明白,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问,于是别人问我懂了没有,我装作懂了的样子。

    时间一长,我对这个世界的不解越发多了起来,可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问出口更不知道该问谁。

    从小到大,每次考试,黑板上总少不了“诚信”二字;印象中小时候老师会跟我们强调“诚信是金”,到高中,老师会一边跟我们强调考场纪律,一边悄悄地告诉我们,怎样可以在大考中取巧……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看似矛盾的“真理”,好像一句话正着说很有道理,反过来说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于是我茫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未来长什么样。

    我曾极度自卑,把梦想当秘密。除开我自身的原因,似乎从小到大,总一边有人问我们梦想是什么,一边告诉我们梦想之所以叫梦想,就是因为它几乎不可能实现;若有人认认真真说出自己的梦想,似乎会被笑,然后被告诫:踏踏实实生活才是最好的,梦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我现在还记得中学时听的一些论断。文理科分班前,老师总极力劝我们学理科,并且明确地告诉我们理科的工作前景比文科更好;那时似乎所有人都觉得,理科学得好的孩子比文科学得好的孩子聪明,因为理科看起来更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而文科,似乎背一背就能考高分。

    我也记得,有不少人听说我打算读中文之后,第一反应是“语文大家都会,学了有什么用?”但在其他时候,他们又总把“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只要你学好了,到哪儿都好找工作。”挂在嘴边。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好像两句话都是对的,我该听哪句?

    怎么想也想不出个结果,我干脆任性一点儿,在我可选择的范围里,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于是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所有的第一专业全都填了汉语言文学,幸运的是,我被现在的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

    在写作的这条路上走了几个月,也遇到不少同样爱好写作的朋友,似乎都不约而同地羡慕我“中文专业的学生”这样一个身份,所谓科班出身,离自己喜欢的东西更近嘛!有一部分人现在已经工作了,还有一部分人和我同龄,我问同龄的朋友,既然爱好写作,为什么当初不选择中文专业呢?似乎大家总有各种理由,而最核心的理由不过是:写作只是爱好,不能当饭吃。那我又还能说什么呢?

    就我对自己身边情况的了解,一个中文班,真正爱好写作的人,几乎不超过十个人,大家更多的,只是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又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于是留在中文专业,得过且过。不说其他人,就说我们寝室,偶尔闲聊,室友们有时会后悔选了中文专业,而不是自己喜欢的英语或者历史,原因是,家里觉得读中文更好,又觉得换专业麻烦,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整天整天地混日子。

    处在这样两种情况的夹缝中,我有时候会悲哀地想,这个世界怎么了?疯了吗?

    事实上,我曾经也是大学里浑噩度日的一员。我也曾满心期待地走入大学校门,在作为新生的热情冷却过后,麻木地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一边窝在寝室里看小说,什么都不管,一边满心自责地唾弃着这样的自己;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找了个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幌子:我当初考得不好,没有到一个好的环境,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没办法好好学习,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跟我说,在大学里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想期末考试不挂科,考前一周背背就好了。

    于是,整个大一,一直到大二上期快结束的时候,我都像其他人一样浑浑噩噩。只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我没有把梦想当笑话,我只是迷茫,只是克服不了一些自身的缺陷,比如懒,觉得早上起不来,觉得写作业很累,也多少受到“学习无用论”的影响,觉得认真读书没有多少意义,那些学校一个劲强调的东西都很假……

    我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我虽然无法切身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但自己也断断续续做过些兼职,知道类似于体力活的工作干起来真的辛苦。当代文学史老师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强调,我们一节课要多少钱,这于我而言是一个敏感点,我头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混沌度日挥霍掉的是什么,于是决心认真听课。

    在认真听课的过程中,我渐渐开始相信一些以前半信半疑的东西,于是开始写作,开始思考,也渐渐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迷茫源自无知——这是我写作以及思考了三个月左右得出的结论。

    有人告诉我,这个世界长这样,要我这样去做;也有人告诉我,这个世界长那样,要我那样去做……明明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模样,但是每个人碍于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所经历过的东西,眼中所见的世界多少和别人会有所偏差……可是,我该怎么去做,难道不是问问我自己,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吗?

    可是这个世界到底长什么样呢?

    之前在简书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水,在我们普通人眼里,就是水,在研究化学的人眼里是二氧化氢,这不是他们故作高深,而是出于对科学研究方便的需要给出的命名,但水多了这个命名,它的性质并没有任何改变。

    我永远记得,梭罗的观念里的一些东西: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这个世界纷繁复杂,许多规律看似很矛盾,但那只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不够透彻,事实上,它的存在本身,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规律体系。

    结合以上这些观点,我的结论是: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的只是表象,本质上,许多东西其实是不变的。可这样一个结论,于我而言实在太过苍白,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于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点——无知。

    由这两个字而引发的,是我在面对生活时的各种痛苦与挣扎,我一次次地反省,到底是我错了,还是身边的人,甚至是整个环境错了?时而偏激时而客观。

    这样的一种痛苦,是我对知识的渴求的最直接也最根源的动力。于是我开始认真听课,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分析老师讲的观点是不是对的,或者,他为什么要那样讲……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力,也就渐渐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最终,由于我在写作道路上的追求,我选择考研,考研的方向不是写作学,而是文学理论,因为文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写作。

    走自己的路——这从来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也不是一路说说而已的话,任何人都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决定另一个人的人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因为做出任何选择之后,最终承担后果的,主要还是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自己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hr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