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极简主义,你能想到什么?
扔东西、断舍离、宜家、无印良品、北欧风、赤贫风 ……
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们给出的答案。
而我首先想到的是乔布斯。
几十年如一日的黑色毛衣、牛仔裤、黑框眼镜和马克杯。
加上苦行与自律、素食与坐禅,简直是“极简主义”的标配啊。
正如文章开头这张照片,在空荡荡的房中,几乎无家具可言。
一盏台灯、一台音响、一人,足矣。简单,深沉。净、静、境……
抱歉,现在我要说些破坏意境的话:
据媒体报道,那套立体音响价值8200美金,台灯也是件古董,蒂芙尼的。
按极简主义的观点,坐禅为何需要如此大的房子呢?
什么是真正的“极简主义”?
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极简主义,它真的能使我们更快乐吗?
01
此“简”非彼“俭”
朋友问,你说坐禅不需要这么大的房子,难道“极简主义”就是住最小的房子?花最少的钱?过最清贫的生活?那又何必呢?
古语有云:大道至简,此“简”非彼“俭”。
“简”是相对于“繁”来定义的,“化繁为简”是正解。
不同的极简主义者给出的定义虽有不同,但皆不偏离此道。
想想以下几个问题,你占了几样?
家里是否有许多用不上,却又不想扔的东西?
在单位是不是经常忙了半天都不知道在忙什么,累得呼哧带喘还没效率?
你的朋友圈子是不是该清清了?那些无用的社交是不是该停停了?
你是否经历过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对有些人是不是该放手了?
纵观世界知名的几位极简主义者的书籍与博客,你会得出以下结论:
“极简主义”,并非是要你省吃俭用,搞得家徒四壁。
而是学会“不持有”与“放下”。
不持有无用的欲望,放下杂念,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
它其实是一种工具,能够让你摆脱生活中多余的事物,而更加专注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事、物,从而获得自由与快乐。
02
老一辈人的“囤积主义”
“想让我妈扔样东西,那比登天还难,老太太看什么都有用,都不舍得扔!”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吐槽他母亲的“囤积主义”,于是我给他讲了我的一个经历:
中国有位行为艺术家叫宋东,我曾看过一次由他主办的主题为《物尽其用》的大型展览,真是太震撼了!
那么大的一个场,地上摆着的全都是他母亲生前舍不得扔的老物件。
这些“珍贵的展品”被当时同去的同事称作“一堆破烂”。
锅碗瓢盆,钱包梳子,坏了的电视机,坏了胆的暖水壶……
天啊,家里居然有地儿放这么多东西!
这里堆积的物品,实际上是显示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一种心态:
经历过物质匮乏、没吃没喝的那个时代的人,看什么都不舍得扔,都不敢扔。省吃俭用对他们来说是根深蒂固的信仰。
一个人对积累与消费的态度,与他所处的年代直接挂钩。
中国用了40年完成了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任务,可想而知,在中国,不同时代的人的消费观更是天上地下。
极简主义,显然是如今这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的产物。
人们因为负重太多,身心俱疲,渴望卸货扫除,想落得个轻松自在。
而“囤积主义”,也是时代的产物。
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计划经济是主导。国家花钱都得计划着来,你还想“扔”?
要知道,物质有时真的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与满足感,特别是那些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
别指望你能改变他们的囤积主义或消费观,也无需改变,极简主义不会带给他们快乐与满足。
时代给他们留下的创伤,咱们不懂;他们对老物件的情怀,咱得尊重。
显然,在老一辈人中推行“极简主义”,那是天方夜谭。
那么对于我们年轻一代呢?奉行极简,是否就能带领我们追寻更高级的人生意义呢?
03
身边的极简主义,它真的“简”吗?
不可否认的是,“极简主义”对于现代人审美观的渗透,绝对是侵略式的。
从生活用品到家居风格,从色彩搭配到面料材质,“极简风”早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品质与时尚的象征。
高品质,自然意味着高价位。
品质从哪来?从做工,从设计,从材料中来。
要体现高级感,原始优于现代,手作优于机器,天然优于合成,简而言之,就是无工业化痕迹的自然态。
我们欣赏自然态,却忘记了这些“极简之物”背后那一条长长的工艺制造链。
它真的“简”吗?
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刮起的这股“赤贫风”。
该风格由世界网红金·卡戴珊一手带起,她请大师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造价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的“一贫如洗”的家。
客观讲,这“赤贫之家”真的很美。
据说设计引入了中国的道教、佛教和日本禅宗的思想。
古朴与现代,细致与粗糙的碰撞与糅合,加之自然的材质与色调,内敛的线条与轮廓,大师智慧与匠人工艺在这里完美融合。
赤贫风主张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与“极简主义”可谓是同门。
但它究竟“简”在哪里?
纵观商品市场,无论是主张自然环保的无印良品,还是高端小众的“速写”、“内外”等服装品牌,高端设计、自然材质与有机面料是根本。
“简”在哪里?
苹果公司当年为了将机身做薄,仅仅除去一个耳机插孔所耗费的技术与人力便可想而知。
又“简”在哪里?
04
是繁是简,以人为本
有人说:人们追求极简风,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高大上,寻求一种审美共鸣,以获得一种认同感与社会身份。
也有人说:人们这是在屈服于“消费主义”,花钱买极简,分明是“伪极简主义”的表现。
还有人说:“极简主义”在这里成了彻彻底底的营销噱头,这与其所倡导的“不持有”简直是南辕北辙。
我认为,他们说的都对。的确,“极简主义”在此时已经被彻底地形式化与商业化了。
但这有错吗?我们每个人不都乐在其中吗?
细想想,所谓的“极简主义”,其实更像是一种个人主义与理想状态的结合体,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人们从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的角度认为,应当通过减少欲望来激发快乐,寻求满足。
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未曾预料到,现实与理想的不兼容性,使极简主义在现代社会彻底被形式化了。
人们只是在做表面功夫,实质上并未内化,也无法内化。
比如,东西扔了,还会再买新东西;朋友圈清了,还会再去结交新的朋友;简化了工作模式,节省下的时间还会被更多的工作填满……
再比如,极简美学的兴起,使高品质带来高价位。想想乔布斯那张照片中昂贵的音响、台灯和大别墅。
“简”,也只在外在罢了。
无法内化不是人们的错,因为现实是,奉行极简主义是会带来“不快乐”的。
道理很简单。现代社会告诉我们,要想活得好,就是要去“赚取”与“获得”啊!
极简主义者的理想是“放下无用的,摆脱多余,专注最重要”。
但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多余,哪些是最重要的呢?
我们周围一切的人、事、物都是资源,谁敢乱扔?
“多多益善”,“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也是“多”的智慧。
主义是种思想,推崇的人多了便成了“主义”,但它绝不代表真理。
任何规则或思想都应当是服务于人的,人绝不能被思想束缚,“某某主义”更不行。
因此,与其教条地奉行“极简主义”,不如想想,如何更好地利用“极简”来服务社会。
“多”有多的好处,“少”有少的智慧。
我们可以多得适度,少得精致;多得简约,少得奢侈。
寻求适度,懂得变通,一切回归自身需求,才是正解。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