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花间集》018

读书《花间集》018

作者: 一叶枫红 | 来源:发表于2022-04-26 21:07 被阅读0次

其四(金缕毵毵碧瓦沟)

金缕毵毵碧瓦沟①,六宫眉黛②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③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注释】

①金缕:指柳条。碧瓦沟: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

②六宫眉黛:代指皇帝的嫔妃。

③龙池:池塘名,玄宗故宅在隆庆坊,宅中有井,井溢成池,中宗时,井上常有龙云呈样,所以称“龙池”。

【译文】

刚刚舒展着嫩黄枝丫的柳条如细长的金线一般,在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旁摇曳生姿,引起宫女们无尽的春愁。

傍晚的时候,在兴庆宫内。柳条夹杂着龙池的雨水,一半拂过栏杆,一半伸进了小楼中。


其五(馆娃宫外邺城西)

馆娃宫外邺城西①,远映征帆近拂提。

系得王孙②归意切,不关③芳草绿萋萋。

【注释】

①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殿名,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灵岩山上。邺城:三国时魏都,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在此筑铜雀台。

②系:连结,拴着。王孙:皇室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此处代指游子。

③不关:无关,不相关。

【译文】相隔千里的馆娃宫的宫外和邺城的西边,都生长着许多柳树,千万条柳丝远远地映着征帆,轻柔地拂动着岸堤。

柳丝好似懂得行人思归的迫切心情,而这一切却与碧绿茂盛的芳草无关。


温庭筠的《柳条枝.其二金缕毵毵碧瓦沟》很是直白,整首词几乎就是几个名词组成的,“金缕、碧瓦沟、六宫眉黛、龙池雨、香愁、栏干、楼”,几乎所有的名词都有修饰,大多数以颜色、气味、地点,都是特指。 动词只有“惹”、“来”“带”、“拂”、“入”,表示动作的程度副词用“半”,更加突出柳丝的长和风吹杨柳飘飘然的样子。表时间的只有一个词“晚来”,是一个转折,因为上两句是写白天杨柳垂下来的样子,下一句晚上起风后杨柳吹拂的样子。

其三,作者采取的递进手法。别看杨柳映着征帆,拂过岸堤。却惹起多少离乡人的愁思,杨柳本没有这个意思,那是触景生情的缘故,河岸边的青草也是无意的呀。

相关文章

  • 读书《花间集》018

    其四(金缕毵毵碧瓦沟) 金缕毵毵碧瓦沟①,六宫眉黛②惹香愁。 晚来更带龙池③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注释】 ①金缕...

  • 读书《花间集》001

    温庭筠: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

  • 读书《花间集》002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1]。宿妆隐笑纱窗隔[2]。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

  • 读书《花间集》005

    菩萨蛮 其七 凤皇相对盘金缕[1]。牡丹一夜经微雨。 翻译:金缕的凤凰盘对相依,绣成的牡丹似经一夜微雨,格外的雍容...

  • 读书《花间集》006

    菩萨蛮 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1]。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

  • 读书《花间集》004

    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qiān)翠幕[1]。妆浅旧眉薄。 翻译...

  • 读书《花间集》008

    原文: 菩萨蛮其十二 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 [1]。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

  • 读书《花间集》007

    菩萨蛮的由来 1、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2、《菩...

  • 读书《花间集》011

    更漏子 温庭筠 其四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1]。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

  • 读书《花间集》009

    菩萨蛮.其十四 温庭筠 竹风轻动庭除冷[1]。珠帘月上玲珑影。 山枕隐秾妆[2]。绿檀金凤皇[3]。 两蛾愁黛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花间集》0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mh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