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2016)

作者: 洪州禅心 | 来源:发表于2016-08-30 16:47 被阅读31次

光孝离华林寺不去远,坐地铁两三站就到了,只不过下地铁要走段距离。华林寺就是以前的西来庵,是达摩从印度来华上岸的地方。据寺内铭牌介绍,达摩在广州是有一段时间的,并建造了西来庵,也进行了传禅活动。而且后来达摩的二哥来华寻找弟弟,就在这里安住,是达摩后的第二任主持,后来也圆寂在这里。

某甲孤陋寡闻,也不知道上述事实出自哪里。五灯记载很简单,达摩来华,九月二十一日到广州,广州刺史迎接,并表奏梁武帝,到第二年十月一日到了南京见梁武帝。这前后大概一年多的时间,这西来庵是不是刺史建好的,安排达摩入住呢?相当于一个招待所什么的。

华林寺就在华林新街,这也是玉器一条街,某甲去得早,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都是些玉佛镯子首饰什么的,也不知道真假。但等某甲从华林寺出来的时候,这些小摊就开始收了,时间是早上八点钟的样子,难道是城管来了吗?

严格来说,华林寺不是常规对称式的寺院,里面不大,并没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某甲看到的是两个达摩祖师的殿,进门右手边一个,往里走左手边一个,这个比门口的更大。但是右手边的五百罗汉殿堂,倒显得喧宾夺主,里面富丽堂皇,和武汉的归元寺有得一比。这倒激起某甲数罗汉的兴致。某甲数到一位尊者,手执如意,端正而坐,一副清高的样子。

从华林寺出来,某甲就寻找“西来初地”的牌坊,但看玉器街,街头有房子挡着,就觉得是个死胡同,于是另找地方。结果走了弯路,找了一圈,还冒着大雨,还是回到玉器街。那条街并不是死胡同,从右边过去,就能看到牌坊,不远处还有“西来古岸”的标志。

牌坊对联是“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这个对仗某甲觉得工整。前句是很多人熟悉的,最喜欢拿来装的句子,尽管不明白什么意思。通常和这句一起的是“一叶一菩提”,但这就不怎么对仗了。

如今的西来初地和西来古岸已经是生活区和商业区了,牌坊和西来古岸的标志在上下九路步行街,但某甲疑惑的是,这个地方何以成为渡口岸边的呢?从百度地图上看,离珠江还远着呢!难道从梁朝到现在,珠江被回填了很多吗?

达摩西来可谓禅宗第二公案,如果把拈花微笑算作第一的话。“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是古来禅宗学人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而且这回答也是五花八门。从字面上容易理解为,达摩来华的意图是什么?进一步理解,达摩来华传播的是什么?或者用一句话说,达摩要传播的最核心的佛理是什么?

到弘忍和惠能时代更清晰,禅宗一门是讲顿悟成佛,或者见性成佛的。达摩这一问或可还原成:这心是什么?性是什么?这哪里是说得清楚的事情?所以某甲戏曰:欲知西来意,须登西来地。只履老臊胡,去向何处觅?

你只有和达摩达到同样的境地,明白达摩只履西归,去向何处,才能真正明白西来意是什么?才能真正和祖师把手同行。

一般学人的这一问,其目的是求得关于西来的知识,于心地的修行并无半分好处。而且这一问方向就错了,已经陷入心外求法的境地。禅宗的心和性,全在学人自己身上,不识自家珍宝,向外抛家别走,是必然要遭到棒喝的。

两个无心的人,在邂逅的那一刻,是全然的真实。两个无心的人,没有主客体的分别,在当下的那一刻,就是真如的显现。此后的回忆和后来的期待,都已经进入妄想。你问西来意,师傅大喝,当下回到真实,而不是知识。

古诗词写得极好的安定同学,也问某甲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某甲戏曰:

若问祖师西来意,定遭棒喝不容情。宗门求真不求识,回头转脑自惺惺。

其实某甲应该如禅师那样大喝一声好了,这样回答仍然是在陈述知识。 嘿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林(20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z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