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84篇
记村上春树之舞何时因何缘由买了这本《舞!舞!舞!》,早已忘了,买来又搁置书架许久不曾细读,因文友要借,有了失去的危机,便涌起一读为快的兴致。三五日读完,心却不能平静,对村上春树的手笔大感兴味,于是,从新华书店一口气买回四本,读了《挪威的森林》,然后是《1Q84》,手上捧着一本纪实《在地下》,无论是真实的沙林事件,还是虚幻的存有两个月亮的84年,村上春树的文字都以极其细腻的姿态深深地吸引了我。淡淡的感伤与孤独,悠悠的享受与幽默感,独特的比喻与笔调,并不以新奇或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人,却让读者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欲罢不能。
这是他的文字魅力勿庸置疑,但他打动人心的,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那种对生活的锲而不舍,对未来幸福的主动追求,还有对迷茫内心的探索,对人生存压力下潜意识的挖掘,都让我为之倾心。
首先值得说道的是文字。村上的语言并不华丽,却喜欢用独具一格的比喻,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扯在一起却不觉得突兀,有时是稍带讽刺的冷幽默,能让人不禁莞尔,有时是看似平淡的类比,却异趣横生。“可怜的宾馆!可怜得活像被十二月的冷雨淋湿的一条三只腿的黑狗。”
“我木木地站立了二十秒钟,半张着嘴,瞠目结舌地仰望着宾馆,随即深深吁了口长气——长得如果一直延伸,足可到达月球。”
“她的笑容稍微有点紊乱,如同啤酒瓶盖落入一泓幽雅而澄寂的清泉时所激起的静静的波纹在她脸上荡漾开来,稍纵即逝。消逝时,笑脸比刚才略有退步。我饶有兴味地观察着这种细微而复杂的变化,不由觉得很可能有清泉精灵从眼前闪出,问我刚才投入的是金瓶盖还是银瓶盖。当然,这场面并未出现。”
“我感觉到无奈,静静的无奈,犹如在广袤海面上落下的无边细雨。我甚至感觉不到悲哀。粗糙的奇妙感触,犹如手指轻轻划掉魂灵的表面:一切悄然逝去,犹如阵风吹没画在沙滩上的标识。”
这样把玩文字的游刃有余是老道也是力道,怕是一般作者难以企及的,而读者享受着文字盛宴,只有被吸引被感动。
再者要说的是情节。小说几乎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叙述,对一段生活或是许多线索的铺陈,但不让人觉得缺憾,哪怕只有一个小人物的一日三餐,都没有单薄之感,或是千头万绪全部展开也没有紊乱之感,只在自然中感受溶入文章的乐趣。 在读《IQ84》前几章时,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有些天马行空之感,但读到末尾,所有的线索便在脑海里绵延成一个脉络,让人有了直观的感受,故事没有结局,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那个《IQ84》的纪年,也全在你我的思维空间里游荡。《舞》里的羊男,一大一小两个月亮,我只觉思维被隔断成四分五裂,又重新粘合,得多长几个脑袋,才能理解这些故事里的内在联系,一个脑子完全不够使。
其次说生存状态,小说里常常是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在追求与厌倦中寻求某种平衡,借此对人生意义进行探索,对社会现实给予超然批判,对意识形态中的人的需求寻找出路与反思。村上春树能将平实的生活状态不断重复讲述却不使人厌倦,娓娓道来时也在平淡中生出些别致的趣味,似是厌倦却乐在其中,似是孤独却享受不被搅扰的过程,似是愤世嫉俗却又在尘世间寻求一份宁静,那份超脱,淡然,奇异得让人向往。
我们步入中年之后,生活的乐趣少了,人生的责任多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向世俗妥协。但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都保留着一份个性,保留着一份真实,保留着一种人性的纯粹,不虚伪,不做作,不悲观,在抗争与妥协之间寻求平衡,寻求幸福的感觉。无论一个人的状态如何,不放弃真爱,不放弃对自我的追求,这种韧性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再次,要说小说对人类内心与潜意识的挖掘。作者总把现实与想象在出人意料的状态下合情合理地穿插,似我们做了一个梦,也似把我们自己的幻想摆在了日常生活中。你也许会认为那不正常,但又不觉得虚假,因为这些潜意识的幻觉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都会有内心挣扎,每个人都会恍惚之间,将某天做的一个梦或是片刻想象与现实融合到无法分离。于是,就有了《舞》里的羊男,一个羊人,有了《IQ84》里绿的黄的一大一小两个月亮,有了存在于黑暗空间的一个宾馆。无论是什么,都是内心需要的一种折射,是内心矛盾的挣扎,是对灵魂深处的探索。
我喜欢这样的想象,那是一种真实,一种保有本真的纯洁,也是一种对个性的崇尚。无论怎样的方式,我都喜欢有个性的人或事。有个性的,与命运抗挣的人和事,才能赢得尊重。
舞,要跳要舞,且要跳得潇洒跳得飘逸,我们必须跳得精彩!这就是信念吧?是对生活不变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