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重要的东西,没有的人总是比拥有的人更清楚”,这是写在《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封面上的一句话。
看到此处,我想起前几天刚刚看过的另一本书《时间的礼物》。同样都是直面时间,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不过《时间的礼物》作为小说,更为温情脉脉,偏重于以情感人、来探讨时间与选择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人生中各种选项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列。《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作为纪实文学,更显得残酷刺激,直面人类死亡现场,震撼读者感官体验和意识思想。
两者共同挖掘的,都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
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凯文·哈扎特,确切地说,《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是他的一本职业笔记。他用充满哲思的语言和随笔的形式记录了十年救护生涯,遇见的奇人奇事,找狗、接生、扭伤背部的赤裸女人、吵架的情侣、不慎吃花椰菜噎死的老奶奶,认为自己被外星人抓走的患者……意想不到、出人意料、荒诞、爆笑、趣味十足令人深刻。
记录十年救护生涯,直面千人死亡现场:看清死,才能更懂生一、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美国的紧急医疗救援体制和我国有本质不同,“急救员”是和死神赛跑,抢夺生命的使者。
“紧急救援中心”不同于我国的“急诊科”,它是独立于医院之外的社会机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对各种陷入危机,濒临死亡的人实施紧急抢救,然后把他们送往医院,交给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紧急医疗救护员”是一项有独立执业资格、区别于一般“医生”的职业,而非医生的分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救护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在专业的“急救技术学校”学习8个月,掌握一般急救常识,参加场景训练、各种测评,通过国家注册局的执业资格考试,获得自己的编号。
紧急救援和现代医学八竿子打不着。急救充满疯狂和瑕疵,面对的病人有些是危险的、有些是疯癫的、有些具有传染性。急救的环境混乱不堪,工作场景像是二十世间的上门出诊服务。没有现代医学的精确、干净、理智,没有无菌环境;没有必须遵守的医疗程序、治疗方案以及责任制度;没有实验室团队各种血液尿粪样本、病理切片。人手必备的器械只是一个手腕血压仪、听诊器、手表和手电筒。
“急救员”需要在学校学会包扎、会绑夹板,需要在伤者脊椎骨折时固定住他。如果有人呼吸停止,要给立即通风供氧;要学习海姆立克法并拿到心肺复苏证书。要会驾驶救护车,知道什么时候使用顶灯和警报,怎样在车流中穿梭,怎样用救生钳打开通道。他们是救护车上的初级成员、学徒、在医务人员的指挥下的行动者。
救护车上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急救员”出身,他们需要在8个月的基础上再多学习18个月。急救员升级为医生,时薪能增加十美元。
在美国,不同的州,在救护车人员配备上各有不同,有的是两名“急救员”,有的是“急救员”和“医护人员”各一名。急救员的存在,就像是安全开关,把生死攸关之际一切复杂问题简单化。
记录十年救护生涯,直面千人死亡现场:看清死,才能更懂生二、真实的死亡往往颠覆我们的印象,它来临的时候从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准则,它永远没有一个固定或可以预测的形式。
在一贯认知中,死亡往往与衰老联系在一起,是生命机能慢慢衰退的缓慢进程,白发,迟钝僵硬的胳膊腿,拐杖轮椅是死亡前的标配;会有告别,哀伤,亲人的陪伴;身下一般有张松软的床。
而事实上,死亡根本没有预设的场景,有时来的迅疾又猛烈,几分甚至几秒内的事情。不管人类同不同意,不管应不应该。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和千奇百怪的死法。
养老院中,孤独寂寞,悄无声息,几秒钟之内,等不及救护员找一张纸的间隙,突然断气的白人妇女。
高速公路上一不留神激烈碰撞,头皮裂下遮住半边脸,脑浆喷上车内顶棚的男性司机;肋骨、胸骨、锁骨,腿全部破撞碎,肺部被刺穿的女行路人;整个牙齿从口腔里掉出来的中年男子。
因偷吸男友毒品可卡因被一刀刺中胸口,满身鲜血,赤裸上身,手指开裂、嘴唇开裂,乳房溃烂的女人。
因爱生恨,被六发子弹近距离射击,中弹身亡的29岁年轻女子。
哮喘突然发作,坐在一张沙发上没有起来就离世的家庭主妇。
猝不及防,被割草机削去脚趾脚掌的园艺师。感恩节一家人团聚吃饭,儿子吵架,被一口西兰花噎死的老婆婆。从吸毒男子房间中拖出来被毒品“销魂液”注射过量失去生命体征的脱衣舞娘。水族馆里被魔鬼鱼刺到的女人;失去意识的醉汉、流浪汉;四肢痉挛的妓女;在路上生产的孕妇;盲人、聋哑人、精神病、健忘症患者……书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充斥着血腥、惨叫、恶臭、暴力、绝望或压抑迅疾的死亡。
记录十年救护生涯,直面千人死亡现场:看清死,才能更懂生三、死亡不可掌控,但我们可以选择活着的内容,看过了死亡的残酷,才会明白,活着的每一个瞬间,爱着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感恩珍惜。
作者说:“每一次出勤时,我都希望今夜没人会死”,但是事实从不因个人想法而改变。作为一名“急救员”,十年时间,经历了各种心路历程,从执业资格开始到最后辞职,从技术上的新手到达顶峰又坠落,见惯了各种破碎和死亡,他最终发现,脆弱无常的人生里,唯有妻子萨布瑞娜对他的爱,欣赏,支持是最坚强的东西。
当他追逐着自己的感觉,疯狂热爱并从事“急救员”这份职业时,萨布瑞娜一个人承受着孤独,经济上的压力,家庭的重担毫无怨言。
他最终选择了辞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家人和孩子。
生而为人,死亡不难,难的是如何活着?我们无法掌控死亡,但可以像作者一样选择活着的内容,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珍惜那些爱我们的人。
看清了死,才能更明白生。人生苦短,只愿每个过客都能把时间给与对的人,对的事,在告别世界的那一刻,颔首微笑,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