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家庭育儿母婴婚姻家庭篇婚姻育儿
给不了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条件,但请不要放弃对教育的思考

给不了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条件,但请不要放弃对教育的思考

作者: 小险女A米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19:49 被阅读18次

文| 白团团

1.

早上看发小转发了一篇深度长文,关于不同阶级培养孩子的。阅读请戳➝阶层战争:真实的教育都是拼父母

看完觉得发人深省。

像平时一样,我第一感觉就是我得让孩子也去国外的名校去学习。然后,下一秒又权衡了下自己的条件,觉得可能连第二梯队的那对上京城重点小学的中产家庭的条件都达不到,不由得有点唏嘘。

女人就是这样,先感性再理性。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是个警醒,即使没法用家庭经济条件去对标,但至少在对孩子的教育规划上来说,是有一定的启发的。

所以,我分享了文章给好朋友,想必太早她还在睡觉,就发给了柚爸爸看,看完居然跟我反馈没啥感觉,他的那种淡漠态度让我很不解,然后接着追问了几句,一点感觉都没有吗,对咱们孩子的教育没有一点反思吗?

一再的追问,看起来他有点恼火了:咱家就这条件,你还想咋样,整天想那么多不实际的有什么意义?

我不禁愕然。

2.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好像人人都在拼命改革自己,试图淘汰老旧破损,再无限扩展优质精良的容量。这种对自身现状的不愤怒感或者是坦然,还是用这种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展现出来,真的是震撼到了我。

这就是所谓的贫穷思想吧,我真不是想拿一篇文章来鼓动你送孩子上什么高级国际学校,只是想说,教育是个不停在学习的过程,作为家长看到别人为了孩子做尽一切努力的样子,不会有所反思吗?

毕竟,孩子以后的同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啊。

为了不争吵起来,我选择撤离现场去洗澡。

3.

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

想柚子君生下来以后的表现和教育,以及一直以来认为的已经做好了的教育规划,以及现在孩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种种种种种种…一直停不下来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我发现,抛开经济状况我目前提供给孩子的依然很少。

甚至,一直以来都没能给孩子传递提前规划的意识。虽然我已经意识到,我没能跨越阶层晋级,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那些性格和习惯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智力上的差异,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还是忽略了这些的弥补。

我不重视那些很规律的东西,比方说,我自己现在就经常不规律的饮食,无形中肯定会给他带去一些不好的影响。我想日后还是得先身体力行的做好,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想让孩子好好吃饭,就自己先好好吃饭;想让孩子热爱阅读,就先自己好好看书;想让孩子学好英语,就自己再捡起失落已久的英语;想让孩子未来成功,就自己先奋发图强拿出点成绩…

4.

我知道柚爸爸是那种人,惯于理性思维的、极少受人影响的、懒得想很多、试图努力做好当下的;

而我是另一个极端,惯于感性思维的、容易被影响的、总是想得很多、试图规划好未来一切的。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是不停地往前看、不停地思考着的。

诚然我们给不了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条件,但我们也还是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基础之外的、对他毕生有益的东西,比方说好性格、好习惯。

我们可以把自己三十多年的跌跟头得来的经验教训融入到习惯性格培养中去,也许能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呢。

毕竟,这个世界真正影响人进步的不是智商或者其他,而是性格和习惯。

5.

在面对超越自己阶级的生活时,不同的人态度真是截然不同。

有人看到了是想抓紧学习,或者是以此为目标,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到这种地步;而有人是一副或嗤之以鼻或横眉冷对的样子。

这个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年代,让大家有了觊觎高层次生活的机会,为什么还要这么的排斥。难道不是看到了高的标杆,才有了生活中朝着这个目标奋发努力的动力吗?

在你选择孩子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前,你就看到了别人或者是高段位的人的孩子是怎么走的,不是很好吗?

至少,你选择的路不是盲目的定下来的,你了解别人是怎么走的,你挑选了最适合自己现实情况的道路。

这样透彻的选择不是更好吗?

抱着理想,一路负重前行真的很累。我多希望在前进的过程中,能有个相互取暖者,或是个帮手。而不是这般,一直孤军奋战。

希望能与你达成“给不了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条件,但不放弃对教育的思考”的共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不了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条件,但请不要放弃对教育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tg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