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又叫脑梗死、脑梗塞,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近几年,脑梗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约占脑卒中的80%,其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
一旦确诊脑梗,应根据病情,进行脑梗的二级预防,也就是进行预防用药。
“脸上”出现3个特征,最好检查下脑CT,可能是“脑梗”要发生
1、眼睛:突发性视力模糊
视力突然的模糊,看不清东西,可能是几秒种,或是几分钟,但是一会就会自己恢复。
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检查。
当脑部组织堵塞,影响到视觉神经,就会出现视力的障碍和异常。
2、嘴:口水日渐增多
很多人将睡觉流口水,当成是睡得香的表现,其实流口水,也可能是脑梗的信号。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最近一段时间,白天出现嗜睡的表现,睡觉时还多流口水,应尽早做个脑CT,查一下脑血管。
3、舌头:舌头开始发硬
如果发现舌头开始发硬,说话吐字不清,那么很有可能,大脑中已经有血管受到了影响。
因此,会使身体里的血液循环不流畅,头部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影响大脑对面部神经的控制,进而引起面部肌肉异常,舌头发硬,口齿不清的状况。
脑梗多半是“吃”出来的,饭桌上3种食物,劝你少吃!
1、高糖食物
有数据显示,长期进食高糖的食物,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哈佛大学的专家分析发现:每天喜欢喝含糖饮料的人,发生心肌梗死或者是脑梗猝死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35%。
2、过咸食物
咸菜,都属于高盐的食物,摄入过多的盐分,会诱发高血压,增加血管的压力,使血管壁变脆,导致动脉硬化,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
相关报道指出,10%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是与盐摄入过多有关。
所以,为了预防脑梗的发生,日常要少吃高盐食物,如咸菜、腌菜等。
3、油炸食品
食物经过油炸之后,虽然“色、香、味”俱全,但不利于血管血液健康。
长期摄入较高的油脂,易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增加血栓风险。
此外,油炸食物,还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脑梗,保护血管健康,坚持“4个多”
1、多膳食纤维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将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来源:果蔬、杂粮、坚果、豆类等。
2、多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ω-3脂肪酸的母体,是一种人体的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在人体中可转化成一种叫做EPA的物质。
EPA是体内三烯前列腺素的前体,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α-亚麻酸在体内参与活动很多,它既是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又参与身体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等等。
经常食用还有助于清除血液垃圾,增强血管弹性,能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能降低血脂。
日常想要补充,可以用5毫升的苏子油,或者是亚麻仁油拌酸奶食用,而苏子油,是目前发现的含有α-亚麻酸最高的食物,可达66%以上,是最佳的营养补充剂。
3、多吃醋
调味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对于心脑血管患者,多一点醋,少一点盐,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醋中含有有机酸、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并且醋可保护维生素不受破坏,促进铁物质的吸收。
最主要的是,醋有软化血管,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提高血管的弹性,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适当的食用可有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
但是最好不直接食用,可醋泡花生,醋泡大蒜,醋泡姜,醋泡木耳等。
4、多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增强血管的弹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另外,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预防衰老。
食物来源:草莓、橙子、猕猴桃等。
教你三个小动作,呵护血管更健康!
1、动嘴
将嘴巴以最大限度地张开,一开一合,牵动脸上全部的肌肉。每次做30下。
可加速颜面的血液回流,延缓局部组织器官老化,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2、动手
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变最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肉的右脑半球,而我们也知道,左手是锻炼右脑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动动手,尤其是左手。
这样,既可以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
3、动肩
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每次5-8分钟即可。
作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驱动力,加速血液流向大脑,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脑梗风险。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