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好总结提升感官体验和意义
总结,描述的是一种隐蔽的加工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工作记忆为他体验到的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摘要。往往都是在总结的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加工过程的演练,并赋予新知以感官体验和意义。由此能提升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概率。
-引入总结:老师给出明确的指示,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新知,比如:“我要给你两分钟,思考一下你今天所学的,导致美国内战的三个原因。准备一下简短的讨论!”在这个陈述中,老师告诉学生他们有几分钟的静默时间,让大脑总结的行为发生。界定了公开的活动—在这里面是讨论。以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会评估回答质量和准确性,并对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
-总结与复习是不同的,在复习中,老师做大部分工作,重复课程中的重点的概念,再次确认学生的理解。而在结尾中,学生做大部分工作,通过在内心演练,总结这些概念,确定所学是否理解并与自身相关。
-使用总结的时机:总结可以发生在一堂课的任何时候。
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比如: 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昨天提到的,关于引发美国内战的两个原因,准备好我们讨论一下。
可以在一堂课的中间任何一个部分,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当老师从一个部分的学习转移到另外一个部分的时候,他可以说:大家在头脑中,回忆一下这两个规则,然后我们再学习第三个规则。
也可以在一堂课的结尾。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总结,是一种投资,回报率惊人,尤其在提升长时记忆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