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段时间,迷上了,或者说被一个词弄迷糊了。
没错,这个词就是“格局”。
你只要去搜一下这个词,就是大段大段的阐述和吹嘘。
譬如“格局决定结局”,“格局决定高度”,“如果你是有格局的人,就会不计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此方能成就大我,活得大气又磊落。”
总之,格局如果用来要求自己就是像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如果用来要求别人,就是压力,甚至就是虚伪的利用。当然压力也没有绝对的好坏,端看那承受压力的人是否能够接受。
而后者,比如说要你格局大一点,尽量不要谈报酬,只谈贡献,尽量不要谈回报,只谈付出。这种流氓耍得,你是没法辩驳的,因为他根本不给你辩驳的机会或权利,如果你要辩驳,他就请你卷包袱走人,还说现在找工作、稀罕这份工作的人多的是,哪轮得着你在这讨价还价。
事实就是,当你已经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你就大概率会选择被“大(格)局观”了。
如果说,格局就是人的眼界与胸襟,那么,我可以说自己是既有大格局又缺乏格局的。我是一个矛盾体。
以前,我可以不计较得失成败的去对别人好,可以不很在意别人怎么回报我的善意,比如借钱给学生而不张扬,做了好事也不嚷嚷,不会想要人家记着自己的人情。
但,那时的我(刚出校门),也会为同跟我在校报做副主编的同事,得了跟我一样的报酬(100元),而没有怎么用心在这块工作上,而喋喋不休,以致同事愤愤地说:如果你觉得不公平,那这100也给你好了!”
我自觉羞愧,遂止喃喃。
还曾为校报副主编的排名先后而打电话给主编,纠结这个问题的我,难道都忘记了庄子和惠子关于腐鼠的那个寓言了吗?
现在的我,虽说已经经历了不少世事,也不再是当年那般少不更事,但仍然在某些方面格局不大。
怕人借钱不还,为之明示暗示,怕人不重视自己的礼物,为此打电话确认,怕人一个不屑的眼神,为此找人对质,曾经因为家庭琐事,一些不逊的话语而耿耿于怀、争吵不休……为之辗转反侧……我,何尝真正走出那个自卑胆小的阴影?
一遇到点质疑或否认,就马上想要证明自己或撇清关系,而不是清者自清,让时间和事实去说话,这不是轻浮,又是什么呢?
多次重温过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的故事——他为了孟尝君的恩德更广泽众生,获得真正的民心,而烧掉了本应该去讨要兑现的债契;在孟尝君因失势而愤愤不平,道世态炎凉,要在得势后唾弃那些趋炎附势之人时,开导他要洞察人生真相——世人本就是为利而奔波劳碌,不必苛求。
可是,我之前读书的境界,可能还只是达到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参禅第一或二层,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即看到的文字还是文字,意思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不是他想表达的,而是我自以为是的意思。
如果真要理解透彻读过的那些故事或文字,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还如那句话“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如一个笑话所讲,如果没有切身体会,你是可以故作大方的,比如“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有事情到你身上,方才知道,你是不是真大方,真有格局。
真假大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