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铁游中国旅行每天写1000字
【高铁游中国】第18站-广州|资深吃货的最佳选择,为何不是成都,

【高铁游中国】第18站-广州|资深吃货的最佳选择,为何不是成都,

作者: 猫途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11:48 被阅读6次

    全球自然与人文旅游专题

    微信公众号—旅游知识坊

    (更多更新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旅游知识坊的第18篇观察文章

    《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18站-广州

    作者:航海家

    (需要定制旅游行程、规划线路,可加作者微信:2564501680)

    《高铁游中国》系列简介

    本专题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为起点,沿着高铁走遍全国100个旅游城市(线路不重复,一条线走完),每座城市一个疑问,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该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

    不是游记,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态度有分析的城市旅游观察!

    【贵广高铁】

    D3625,三水南-广州南,历时28分

    广州之旅,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吃”。尤其是对于资深吃货来说,“食在广州”,已经深入了每个吃货的五脏和味蕾。

    在如今川菜和火锅风靡大江南北的背景下,成都美食亦不遑多让。许多人来成都旅游的唯一目的,就是“吃”。对于吃货来说,无论是去广州还是成都,都能收获极大的满足。

    那么,广州和成都的美食都有啥区别?相比成都,为什么说广州更适合作为资深吃货的首选呢?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走进《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18站——广州,一探这座美食王国的奥秘。

    广州概览

    广州,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素有“北上广”之说。

    这里是粤菜之乡、购物天堂,中西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一颗历史与现代感并存的“南国明珠”。

    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中外,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之一,有着“食在广州”的美誉。

    01/ 两地美食的认知误区

    作为中国十大菜系的前两名代表,川菜和粤菜已经风靡大江南北,大有一争高下的态势。川菜自不必说,从各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川菜馆”、“火锅店”、“成都美食”,已经可见一斑。而粤菜则代表着另外一种极致,即注重原味、花样繁多、精致高雅。其中,关于这两大菜系,存在着很多认知上的误区。

    一、川菜=麻辣

    可以说,川菜的“麻”和“辣”,已经在外地人当中形成共识。众多的四川/重庆火锅、麻婆豆腐、水煮鱼等川菜代表,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不敢吃辣的人,谈川菜而色变。

    其实,川菜不等于麻辣,麻辣也不是川菜的全部。

    众所周知,各地菜系的起源和流行,都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四川盆地,地处西南群山包围之中,自古物产丰饶,号称“天府之国”。由于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这里的人们喜用麻辣以除湿气。加之远离海洋,这里大多采用本地食材,辅之以形形色色的调料,以提升味觉享受。

    而花椒和辣椒,仅仅是其中众多调料的一部分。许多川菜并不麻也不辣,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等。除了麻辣外,川菜还包括酸辣、鱼香、怪味、椒麻、红油、糖醋等味型,号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众多家常川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等,烹饪方式看似简单,却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将味道发挥到极致。四川省内外众多的川菜馆,之所以口味不一,有正宗和不正宗之说,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粤菜=清淡

    “粤菜之清淡”,就像“川菜之麻辣”,已成了贴在粤菜身上最醒目的标签。清淡,也确实是粤菜最主要的特征。

    然而,清淡并不是粤菜的唯一符号。传统意义上的粤菜,也并不清淡。

    与川菜不同,粤菜比较注重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用料考究,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并随季节时令而变。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为了凸显出主料的原始自然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都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也是为了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尊重原味为本,但并不等于寡淡无味。

    事实上,传统古老的粤菜,并不清淡。例如传统的发菜扒鸭、碌鹅、豉汁焖蟠龙鳝、豉油鸡、香芋扣肉、榄角或豉汁蒸鱼等,味道浓郁,口味偏咸。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少盐少油成为大势所趋,注重养生的广东人,口味开始趋于清淡。

    三、广州美食=粤菜

    粤菜,即广东菜。广义上的粤菜,又称“潮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发展而成。而狭义上的粤菜,指的是广州府菜,也并不等于是广州菜。此处的广州府包括:顺德、南海、番禹。

    作为粤菜代表的广州府菜,地域最广。其特点为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口味清淡。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由于地处内陆,故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与广府菜不同,东江菜讲究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

    而靠近闽南的潮汕菜,由于沿海水产丰富,故极擅烹饪海鲜。潮汕人喜用鱼露、沙茶酱、梅羔酱、姜酒等调味品,口味偏重香、浓、鲜、甜。

    广州美食博大精深,花样繁多,粤菜只是其中代表之一。除此之外,广州的早茶、广式点心、粥粉面等小吃,也是不可忽视的广州美食。

    02/ 川菜发展的鼎盛与迷思

    作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最大众化的也是最热门的川菜,如今已在全国势不可挡。在生活快节奏、食材品质堪忧的今天,传统如粤菜、鲁菜、淮扬菜等,注重食材品质、精工细作的菜系,已经难以走上日常大众的餐桌。

    对于川菜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川菜精髓日渐式微

    川菜的精髓,在于“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正如之前所说,麻辣并不是川菜的全部。但如今,贴在川菜身上的“麻辣”标签,已很难再撕下。“风靡全国的川菜,现在只剩下麻和辣了”,这不能不说是川菜的一大悲哀。

    当火锅、麻婆豆腐、水煮鱼等重口味的四川美食走向全国时,这种固化的印象就很难再消除了。且不论众多打着“正宗川菜馆”名号的劣质餐厅,挂羊头卖狗肉,猛放花椒和辣椒,就能把所谓的“川菜”端上餐桌。甚至一些本来正统的川菜馆,也为了迎合人们的“麻辣口味”,而对众多精华菜品横加改良,美其名曰“新式川菜”。

    在这些又麻又辣的“川菜”里,我们还能看到多少正宗川菜的影子?川菜最引以为豪的“百菜百味”,又能从哪里看到呢?

    二、饮食习惯日趋健康

    长期以来,川菜重油重盐的特点,饱受人诟病。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今天,选择川菜和火锅,往往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最近,一项名为“大城市餐馆就餐者饮食状况”的调查显示,京系、鲁系菜馆的谷物元素多,淮扬菜馆豆及豆制品元素多,川菜馆蔬菜多,但烹调油和盐的用量也最高。

    由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呼吁,川菜作为全国普及率最高的菜系之一,肉类食品应尽量少用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并采用低钠盐作为调味品,油盐过多会造成超重、肥胖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

    如果油盐都降低了,川菜还能叫川菜吗?但居高不下的油盐用量,也确实是川菜最为人诟病的一点。除此之外,被多次曝光的部分火锅店和川菜馆,使用劣质地沟油,也加剧了人们对川菜的疑虑和担心。

    鉴于此,川菜的改良之路势在必行。在尽量保持味道不变的情况下,除了采用更健康的食用油、降低油盐味精含量外,还要探索更多的新式菜品。当然,作为川菜之魂的“多样调味”,是无论如何不能丢弃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川菜。

    03/ 为什么说“食在广州”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从“十大菜系”中可见一斑。美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代表着各地五彩缤纷的地域文化。地域无高低之分,菜系也无优劣之别。正因为各地人口味不同,才造就了今天的“中国十大菜系”。有人不喜清淡,有人惧怕麻辣,实属正常。口味的不同,不代表菜系的优劣,也不妨碍对各地菜系的热爱。

    无论广州和成都、粤菜和川菜的地位、排名如何,不可否认,它们都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篇章。对粤菜的欣赏,无碍于对川菜的热爱。单就广州和成都两座城市来说,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各自菜系的特点。“食在广州”、“味在成都”,已无可辩驳。

    只不过,对于资深吃货来说,广州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更能浓缩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就像西安之于其他城市来说,更能代表中国悠久厚重的古代历史文化。

    一、“食在广州”的起源

    “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即如今的顺德;广州,也并非是如今的广州市区,而是指历史上以广州城为代表的广州府。

    广州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汉朝赵佗建南越国起,古人便对饮食很有讲究。唐代以后,广州设置市舶司及海关,成为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此后清政府开放海禁,在广州设立“十三行”,以及鸦片战争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口岸,都让广州“得天下风气之先”,各地以及国外的烹饪技艺和菜谱,都纷纷传入广州。

    广州的烹饪技艺和特点,也从此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用料广博、花样繁多、善于变化的特点。粤菜也与川菜、鲁菜、苏菜一起,成为了中国的“四大菜系”。

    而“食在广州”的说法起源,也并非广州人自封。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说,自鸦片战争五口通商起,曾经“一家独大”的广州对外贸易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众多广东人纷纷北上来沪,一时上海几乎成为“小广东”。与此同时,粤菜也随之登上了上海人的餐桌,并以其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新鲜美味的特点,迅速征服了上海人的胃口。此后,“食在广州”的名号不胫而走。

    另一说,抗战期间,大陆烽烟四起,本来是“食在香港”,改革开放后,广州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锋,众多广州美食也随各种商品流入祖国各地,“食在广州”最终逐渐取代“食在香港”。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了广州美食的魅力。粤菜的兴起与繁荣,跟广州对外开放的地域特点密不可分。

    二、地域优势

    在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背景下,广州地区的饮食,也呈现出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广州饮食的花样繁多、精益求精、擅于求变,也是这一特点的体现。

    相对于不远的湖湘地区来说,广州历来粮食产量不足,这让广州人更善于发现更多的食材,烹饪出别具一格甚至瞠目结舌的美味。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无一不是广东人的最爱。再加上广州地区物产丰饶,蔬菜、水果、海鲜等多样性,远远超过内陆地区。这使得广州人的餐桌,有了更丰富更美味的选择。

    此外,广州人的开放心态,决定了其他地区的美食,也能在此落地生根,繁荣发展。如今,走在广州街头,除了本地菜馆外,其他诸如川菜馆、湘菜馆等八大菜系随处可见,日韩、东南亚、西餐厅等也是欣欣向荣。可以说,广州是一座真正的万国美食博物馆。粤菜在此基础上,也得到优秀改良、推陈出新,创造出了无穷无尽的新品美食。

    相对于广州来说,川菜、火锅等本地菜系在成都的地位,可以说是一家独大。而让成都人引以为傲的,也并不是在这里能品尝到各地美食的精华。一座座川菜馆热火朝天,一家家火锅店横空出世,都说明了这座城市对本地菜系的无比热爱。要在这里找到一家口味尚可的粤菜馆、鲁菜馆、淮扬菜馆,可以说是难于登天。甚至临近省份的陕西面食、西北菜馆等,都在此难有立足之地。

    三、食客精神

    “食在广州”,除了饮食本身的美味外,食客的角色也同样重要。

    成都人对美食的热情,丝毫不亚于广州人。成都作为仅次于北上广深的新一线城市,商业繁荣度在全国名列前茅,这说明了成都人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潜力。这里的夜市火爆异常,深夜火锅店门口还排着长龙,无数串串店、烧烤摊仍是人满为患。

    但这仅仅说明了,成都人对本地美食的热爱。四川人无辣不欢,已经成为外人眼中的共识。在外地吃不惯当地菜时,常常在饭里加一勺辣椒酱。在外地的四川学生中,也不乏千里迢迢背着家里做的辣椒酱上学的。

    对于外地菜系,成都人只是浅尝辄止,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本地菜中。这也让有志来此发展的外地菜馆,郁郁而归。

    而作为广州人来说,除了本地的美食外,其他不管什么菜系,只要做出来好吃,那便经常捧场。广州人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众多外地菜馆、国际美食纷至沓来。可以说,广州人对美食的热爱,是源于对食物本身的热爱,而非对本地菜系的热爱。这种精神,让广州人无所不吃,直至让外人大呼匪夷所思。

    另外,广州地区历来富裕,广州人对吃也舍得花钱,美食对于广州人来说至高无上。无论多么稀有的食材,多么昂贵的美食,只要做出来好吃,都不用发愁无人买单。

    他们没有对地域的世俗偏见,没有对本地高端美食地位的固步自封,没有在异地偏执得寻找家乡菜馆。这样的食客,不仅相对于成都,甚至在全国来说都无出其右。

    食在广州,当之无愧。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公众号:旅游知识坊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铁游中国】第18站-广州|资深吃货的最佳选择,为何不是成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gm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