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汕,听说小公园已经开始整治修复,想起已经十几年没过去走走了,于是找了个时间旧地重游。
从家里沿着外马路一路慢慢溜达过去,路边几处已经修复的建筑给了我一些惊喜。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金碧辉煌,印证西洋文化的深入;大峰庙,老妈宫,精雕细琢,极显潮汕文化的精细。
无处安放的乡愁一一小公园前的沉思然而,转过老妈宫粽球老店,穿过一长队等待的吃货,转进了通向小公园的小路,我开始惊讶于路边房子的荒废程度。等进入小公园的地盘,首先看到了百货大厦的空壳,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再走进小公园亭子环顾四周,却还是震惊,以至于泪水止不住在眼眶打转。没有战争,没有天灾,但眼前却是怎么样的一片废墟?环形辐射出去的几条马路,曾几何时,是汕头最繁华的地方,即使是10几年前,这里还是多么热闹的小商品市场,如今却是如此彻底的被放弃了,只留下斑驳的墙体,门楣窗沿的残留雕花,诉说着曾经的富贵繁华。放眼望去,但见整片整片的废墟,我不敢再看,手中的手机不敢再举起,眼泪已经悄然滑下,我急急从其中的一条马路逃离出去,离开了小公园,进入汕头建埠博物馆。
无处安放的乡愁一一小公园前的沉思在汕头建埠博物馆,我看到了一对小情侣,女孩指着建筑图片上的某个窗户,告诉男孩,“这里曾经是我家”。我不知道此时她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庆幸着离开了呢?还是惋惜着房子的破落?她也许是最后离开的那拨人吧?印象中我高中的许多同学,都住过这种房子;我到过同学家里,踩着嘎嘎作响的木地板,担心着台风一来窗户是否结实?85年起,汕头在全国率先开始房改,好的国企和政府单位纷纷东扩盖起了集资房,一波一波的人们开始转移到金平区。汕樟路,红领巾路,东厦,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新区。由于历史原因,旧区的房子很大一部分是解放初期被政府没收以后重新分配的,与住户大部分并不存在所有权关系,离去的人们不再回头关注她。而房子的所有权人或者早年流亡国外,或者分散在国内各地,或者达不到赎回房产的条件,如此种种原因,导致的成片骑楼无人维护而荒废。当然,旧式结构已经不适用现代的生活,也是人们离开的原因之一。
无处安放的乡愁一一小公园前的沉思
一座城,吸引人们的往往是其风格独特的老建筑,演绎着城市的兴衰变迁。相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汕头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开埠于1861年,是清政府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小公园骑楼群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留学归来的建筑师结合汕头本地多雨季节而设计的,既有中西合璧气质,又有当地浓厚风俗气息。其近乎完美的分布以及残留的墙面雕刻,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无限富贵繁华。曾经的汕头,是广大侨居海外的潮人落叶归根的向往。如今面对如此颓废的景象,怎不叫人凄然泪下?
徘徊在汕头旧城区,我不禁又想起了福州的三坊七巷。实际上三坊七巷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政府把全部居民迁出后也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荒废,坊巷,旧宅,也是杂草重丛新,成了老鼠与昆虫的乐园。幸运的是,当初只拆掉了衣锦坊的一部分,大部分及时保存下来,最终经过福州市政府投入巨资修复,让我们得以探访其沉甸甸的历史底蕴。
常听人讲,房子需要人气,没有人气就会荒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建筑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如何使大片的旧式建筑保留其精美的外形又能适应现代化生活习惯的要求,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城市领导者面前的一个困难的选择。
联想起在德国看到的旧建筑,是那么精美。又翻阅了一下国外房屋维修理论的发展,发现欧洲从上世界70年代开始,旧建筑的维护翻修比例就占了新建建筑的1/3-1/2。因为政府从法律,法规及规范上都制定了相应的要求,使房屋改造有法可依,既保留了时代的风格,又适应了现代化的舒适要求,使居住者从精神上生活上都能满意。这或许是我们的城市决策者需要好好学习借鉴的榜样。但愿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旧城的维护也能列入国策,让每个城市的文化传承更加深远,让建筑物承载的历史底蕴更加深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