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在平度一中党员活动室,大方老师给融媒体全体宣传口的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摄影课。
作为资深媒体人,大方老师有35年的丰富拍摄经验。他的足迹踏遍了我市的山山水水,走遍了城市乡村的角角落落。他的摄影善于抓住两头:每晚临睡前,会根据次日天气情况和日出时间,提前一小时起床,在日出前到达拍摄地,拍出心中想要的片子。再根据日落时间,于落日前到达,拍出带有夕阳光环的美片。

在新闻摄影方面,他更是具有自己多年来独到的拍摄经验。昨晚,根据记者们提交的片子,在新闻摄影中,他给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1.新闻照片不能拔高、不能P图。他说,新闻是真实事件的反映,所以绝对不能拔高不能P图。一旦哪位记者有了这样的行为,将来出了问题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2.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摄影是减法,所以,跟主题无关的东西要能去掉,要拍大家想看到的。这点我深深赞同,心理学上说,这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本身也是摄影发烧友,所以,我认为摄影人的眼睛要能看到二十里地之外,就是你要拍摄的主体人物,他的背后是否有电线杆,他的头上是否“长出了”一盆花,他是否被远处的山脉正好“截断”了脖子,等等,这些,都需要摄影者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3.我要什么和我看见什么不一样。瞧,这一点多像心理学上说的,我眼睛里看到什么,我心中便有什么。我心中有什么,我眼睛里便看到什么!看来一切事物都有相通的一面啊!作为记者,不能只拍自己看到的,更要拍心中看到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看,这摄影,和心理学联系的多紧密啊!

4.会议照片,全景最好在舞台一侧拍,这样可以囊括全部台上台下,构图能利用弧线打破以往的横平竖直,而且还能看到大家的脸。现在会议中心最后拍全景是最不科学,因为呈现给大家的都是一颗颗后脑勺。其次,几人一组的会议镜头,最好不要俯拍。
5.不是所有图片都适合新闻,也不是所有新闻都可以用文字表达。

6.因为摄影是瞬间艺术,所以要求作者瞬间处理的能力要非常强。
7.人物片:

第一,注意人物细节,重点突出。人物周围杂乱的环境和背景要学会舍弃,尽量放大人物,画面更美。不要带着回来裁照片的心理,那将会极大降低照片的像素。

第二,拍人物照片,尽量以人物曝光为准。将测光点测到人的脸上,就会提高人的亮度。拍人物要看见脸,最好能看到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表情达意。不要画面中人物的屁股对着观众。
第三,新闻是进行时,不是结束时。人物摄影不要拍摆拍的合影,要拍过程中的事件。如,食促会走访,要拍交接过程或者发放过程中的照片。

8.学会用光。利用光线来拍好照片,好的作品必须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下快门。这一点,我在拍摄中深有体会,老师最初教我时,就是让我学会观察光在哪里?学会跟着光走。尤其是逆光摄影,如同给主体镶上了一层金边,美轮美奂!

9.不建议将地平线放歪。尤其是建筑物、山、水等自然风光。因为我们无论怎样用技术手段,也从未见歪着的建筑、歪着的山川河流大海!在在新闻摄影中,首先要注意建筑物的地平线是正的!这一点相当重要!

10.走访照片:
首先,镜头要对准主要领导,而不是主次不分。如,某位市级领导走访贫苦户的照片,处在C位的既不是贫困户,也不是市领导,而是一位随同走访的局级领导。这就需要记者调整角度,重点拍下贫困户和市领导就可以了。
其次,扶贫走访照片,尽量不要在行进过程中摁动快门,要在交接或交谈过程中摁快门。电视新闻可以要这样的镜头,因为那是交代一个完整的事件。
再次,与走访户交谈注意视角,不要出来多余的东西,会转移大家的视线。如,我们现场看到的走访照片,因为前面人物遮挡,凭空多了两只手,很容易让观者将注意力从走访户身上引过去。

11.怎样将领导拍的有精神?
第一,会议刚开始,一定要多拍几张,因为此时会议刚开始,主要领导的精神非常饱满。第二,根据会议报告长度,快结束时,再多抓拍几张。注意抓拍时看人物表情,最好能靠上去,拍特写。
12.一张好的新闻图片要能让大家看懂在交代什么事。能知道发生什么事,在哪发生的?什么时间发生的?哪些人在现场,在做什么?新闻五要素要含在里面。

昨晚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大方老师根据记者们拍摄的照片,结合自己多年经验,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详细讲解了一番。每个人都受益匪浅,结束时,大家自发用猛烈地掌声向老师表示感谢!

(2020.6.20)
网友评论